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理论思考(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28 16:0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书林
分享到:

 

  (三)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原则。我们党向来主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要准确把握“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这说明,我们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维护团结作为导向、起点和终点的,而所谓的维护团结在人际互动中则体现为与人为善。2000年4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民主生活会上的“互相批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所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做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坚决反对通过批评别人来泄私愤、鸣不平甚至借机整人的企图。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原则,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必须看重人、尊重人、爱护人,一切从党内同志的健康成长、积极进步之需要出发,努力营造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友好相处的和谐融洽局面。

  (四)深入本质、触及灵魂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使被批评者真正有所触动,关键是所开展的批评必须穿透现象入本质,真正在被批评者的灵魂深处引发一场革命。在一个班子或部门中,大家在一起共事,天长日久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风格,彼此都是熟悉的。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如果仅止于此,还是太表面化了。必须力求透过行为表象看本质,深入探究党员干部行为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只有这样,才能使被批评者真正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点再也无法遮挡、无处藏身。进而,促进被批评者自觉萌生“问题必须彻底解决、缺点必须立即克服、不足之短板必须尽快接长”的现实压力和紧迫感。

  (五)整改问题、提升工作的原则。毛泽东在1944年9月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深刻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P1004)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进行的自查自纠,其终极价值既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服务人民。因此,必须自觉地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心放到如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武器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六、路径选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方法

  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很重要,方法更重要。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际效果,就应综合运用好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主流与支流相区分法。开展批评不是要将被批评者说的一无是处、全盘否定,必须分清其主流与支脉。这意味着,开展相互批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将被批评者的功绩与存在的问题区分开来,不能以其功绩掩盖问题、缺点、不足,也不能以其问题、缺点、不足冲淡其功绩。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总体状况是好的,这是主流,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缺点、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只是支流,只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坚持主流与支流分析法,自觉处理好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在肯定被批评者主流工作业绩、人品秉性的前提下,着重批评其在支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勿以偏概全、本末倒置,夸大支流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质变味。

  (二)历史与未来相贯通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针对党内同志以往或当下存在的问题、缺点的一种评议,侧重的是被批评者的历史与现实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成长。但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督促克服缺点、修正错误以后,每个人都是可以有更好未来发展的。这主要是因为,问题、缺点、不足的消除可以使个体在未来的成长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更利于党内同志的建功立业、成功成才。所以,对于党内同志的成长进步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针对其过去、现在的问题、缺点,同时又是着眼于其未来长远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被批评者的历史、当下与未来相贯通,时刻牢记:批评他人或自己的过去及当下,就是为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三)量变与质变相照应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针对当事人存在的问题、缺点、不足之处而进行的评议整改过程,是侧重于量变过程的。众所周知,量变向质变的发展方向,是可以通过对量的增减加以调整的。具体到党内政治生活而言: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缺点或不足等,都是量的表现、量的积累,虽然关乎个体发展方向,但是,又是完全可以通过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整改问题、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来扭转的。反观之,如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干预长期缺位,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缺点可能会被由小拖大、由大拖炸,由单纯的量变升格为可怕的质变,以致于到最后无法挽回、无可救药。近年来许多领导干部的腐败变质,通常都是因为其开始有一些小的问题、缺点没有人进行及时的提醒与批评,他自己又不能自觉地开展自我批评,结果是:问题层层叠加、毛病越滚越大、泥潭越陷越深,走向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

  (四)内因与外因相映衬法。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将重心放在剖析存在问题的内因上,着力去深挖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例如,在群众观上出了问题,就要深挖思想上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但同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外在因素对人的生存境况及处事风格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忽视。如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社会转型的影响。不过,基于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着眼于改造主观世界、要勇于担当的政治逻辑,被批评者着力从自身、从主观上、从内因上查找问题及剖析原因,将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就会助长被批评者有了问题、缺点后盲目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摆进去的舍本逐末习性。

  (五)自评与他评相补充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内含自评与他评的复合性命题,也是自评与他评有机统一的工作方法。在党内的组织生活、政治生活、民主生活中,每一个党员首先要进行自我批评,摆明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但是,基于保护自我的价值秉性,每个党员开展的自我批评并不是绝对准确到位的,总是或多或少地有所保留。因此,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还应深入地开展班子、单位、部门内党员之间的相互批评,以便从多维的角度帮助被批评的党员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整改提高。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实际上很好地将“当局者”的自评与“旁观者”的他评有机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了自评与他评前后照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共生格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