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内蒙古双语教学改革,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教育,双语教学改革,人才发展,民族团结
发展民族教育的目标包括两种,一是使少数民族自然的融入现代主流社会之中,分享现代化的成果。二是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大团结。这两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民族基础教育的支持和推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素养。[1]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较开放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以蒙古族、汉族人民为多数,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为少数的多民族混居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使该地区的汉化时间较早,程度较深,速度较快。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速度在逐渐放缓,民族语言的适用范围也在逐日缩减。为了更好的保护民族文化,推广民族语言,使人们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提高民族人才的素质,自治区通过实施双语教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让学生学习并传承母语和民族传统的同时又能熟练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大团结而言弥足珍贵。然而目前的双语教学体质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
在我区的蒙古语授课学校中,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的学校比例分别为:29.26%,41.73%,21.88%,全自治区的蒙语授课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从小学低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的教学体制。[2]2000年以前的蒙古语授课学校,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程。双语教学已经在内蒙古地区发展的比较顺利,并且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但是,目前的教学体制还远没有达到双语教学的标准。蒙授学校的授课语言仍然是蒙古语,只有在语言课程中,即汉语文和英语课程中是双语教学,其他课程均用纯蒙古语来教学。并且这种蒙语授课的模式一直持续到学生高中毕业。学生会经历长达12年的蒙古语授课过程,在完成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后学会了用蒙古语来表达思想和运用知识,但是用我国的通用语言来灵活顺畅的表达和应用却有一定的难度。调查显示,很多的民族毕业生无法准确、灵活的用汉语来表达所学的知识,无法准确的理解中文材料,升学深造的渠道也因此更加狭窄。这与汉授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可见,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使用国语来学习和认知事物,它不仅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升学质量,给学生进入社会、施展才华设置了阻碍,更是降低了民族学生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