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误置”与“自我湮灭”(2)
那么,在艺术中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忠实于现实世界”的描写为什么仍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艺术中的真实与不真实呢?罗斯金首先以美国19世纪诗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WendellHolmes,1809-1894)的《春》(spring)中两行诗为例:“挥霍的番红花,从泥土中长出,/赤裸地颤抖地,绽开金黄色的花瓣。”罗斯金认为这种描写很美,但与事实不符。番红花不是“挥霍者”,而是一种坚硬的植物,它的颜色不是金黄色,而是桔黄色。我们通常认为不真实的东西是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然而,此处与事实不符的描写却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快乐:“我们如若回想一下其他那些我们喜爱的诗歌,会发现这些诗歌中都充满了这种谬误,而正是由于这种谬误的存在,才使我们更喜欢这些诗。”
由此可以看出,事物的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的真实的存在,另一种则是在感情的作用下,或在幻想中人们看到的事物的存在。罗斯金把后一种存在进一步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故意的幻想”(willfulfancy),这种“误置”的使用并不期待读者相信;另一种是在强烈感情作用下产生的人的心理能够接受的谬误,即“情感误置”。这后一种是罗斯金讨论的重点,他认为前一种,即“故意的幻想”在艺术中是要避免的,是一种错误的激情、痛苦的好奇心(agonizedcuriosity),而后一种可以有效地表达诗人和艺术家的情感。罗斯金说:“一切强烈的感情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它在我们内心产生对外界事物虚假的印象(falsenessofimpressions),我把它简单归纳为‘情感误置’。”
罗斯金认为,“情感误置”所以会产生,是因为艺术家在面临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或不幸遭遇时被情感所折磨、蒙蔽或左右,是心理脆弱的表现。尽管如此,罗斯金仍然认为,“情感误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高贵的状态”(itisamoreorlessnoblestate),总体上来说是“更高能力和更高等次的表现”。
罗斯金拿查尔斯·金斯利(CharlesKingsley,1819-1875)的《奥尔顿-洛克:裁缝与诗人》(AltonLocke:TailorandPoet)中的描写作例:“他们驾船航行在翻滚的泡沫里,/残忍的爬行的泡沫。”罗斯金认为,泡沫不可能残忍,也不会爬行,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叙述者心中充满悲伤,所以外部世界在他的眼中才变了形。诗人向读者讲述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海水本身。“只要我们发现这些情感是真实的,我们甚至会对这种明显的谬误感到愉悦。在金斯利的诗里,不是诗错误地描写了泡沫,而是它忠实地描写了忧伤。”也就是说,我们被这首诗打动不是因为诗人虚假地描述了泡沫,而是因为他真实地诉说了内心的悲伤。所以,“情感误置”揭示了另一种真实——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真实。罗斯金强调说,在诗歌和艺术中,我们能够接受和欣赏这种“情感误置”的前提是相对的真实。如果说话者的语气变得冷酷,这些表达会立即显得虚伪,因为它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虚假的悲情:“在文学中,没有什么能比毫无感情地使用这些比喻式的表达更卑劣的了。”
尽管“情感误置”的使用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愉悦,然而,罗斯金认为,一流的诗人和艺术家是不会在作品中使用“情感误置”的。他写道:“最有创造力的诗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冷漠的。所以,有些肤浅的人认为但丁过于严厉。”但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在最大程度上接受各种感情,但是他有主张和洞见,能使自己保持平静,并冷静地处理这种感情”。但丁在《神曲》中描写那些天使从冥河河岸上“像树上的枯叶一般掉落”时,把他们无力、软弱、被动的身体和绝望痛苦的形象完美地表现出来,丝毫也没有把这些天使和树叶混为一谈。罗斯金认为,科尔律治、济慈和丁尼森只能算二等的诗人(secondorderofpoets),他们在诗歌中常常被自己写的感情所左右,或者故意这么写,因而显得虚假。罗斯金这样分析道:“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地认为这种误置是诗歌描写的显著特色,而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因为是满含激情的,所以也被看作是诗歌的优点。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最伟大的诗人不会认可这种虚假,只有二等诗人才会乐于此道。”
由此可以看出,罗斯金与浪漫主义诗人的分歧在于,浪漫主义诗人在作品中与其说是在描写自然物体,还不如说是在描写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罗斯金认为他们更热爱自己的情感而非自然本身。因此,罗斯金希望艺术家在描写大自然时要出于内心真正的爱。浪漫主义诗人描写大自然是要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在罗斯金看来,是大自然之美激发了人的美好情感,因此,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的情感都应该是美的。
有鉴于此,罗斯金批评道:我认为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我对“情感误置”所持的态度:只因为是“误置”,那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而且相比较而言是心理脆弱的一种表现。即使对于最有灵感的先知来说,那也是他的眼界和思想对外界的接受能力差的标志。在一般的诗歌里,如果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这便立即说明他是次等诗人,如果抒发的是他作品中虚构的人物的感情,那要由它引发出来的感情的真假来定。但是,无论如何,这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性格上的软弱。
于是,罗斯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最伟大的诗人取决于两种能力:感情的敏锐性和对感情的控制力。一个诗人的伟大,首先在于他的感情的力量,其次,当这种感情的力量被释放出来后,取决于他对这种力量的控制力。”显而易见,此处罗斯金并没有否定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具有强烈的情感,但是,他认为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才是成为伟大艺术家的关键所在。
可以看出,罗斯金对“情感误置”的批评与他的现代主义批评理论密切相关。浪漫主义诗歌中情感泛滥、凸显个性等倾向引起罗斯金的担忧和关注。他强调艺术家在作品中要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隐藏个性,这正是他最早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表现之一。
早在1844年,在《现代画家》第一卷第二版的前言中,罗斯金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这可以看作是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的最明确的阐述,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充分说明罗斯金与19世纪英国主流文学传统相抗衡的态度。罗斯金这样写道:艺术家在隐藏自己之前一事无成。如果可以在作品中见到他自己,那就是不完美的艺术;如果情感允许我们对其兴奋的方法进行推理,那么这样的情感不会触动人。在阅读一首伟大的诗歌时,在聆听一次高尚的演讲时,是作者的主题而非他的技巧、他的激情、他的力量感染了我们。我们见他所见,而不是见他本人。我们成为他的一部分,与他一同感觉、判断、观看,但我们如同不会注意我们自己一样不会关注演讲者本人。当我们等待卡珊多拉停止她的预言时,我们会想起埃斯库罗斯吗?当我们听着李尔王嚎哭时,我们会去想起莎士比亚吗?不会的。大师的力量在于他们的自我湮灭(self-annihilation)。他们的伟大与他们不在作品中呈现成正比。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