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2 21: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贾宁等
分享到:

 

  [摘要]善与恶,是与非,谁能正确判断?1995年,德国著名作家本哈德·施克林发表了《生死朗读》一书,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救赎、罪恶的故事。随着电影的问世,《生死朗读》引发的话题日渐热烈。其中,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深入人心,引发了不少话题。本文主要分析《生死朗读》中汉娜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死朗读》;汉娜;形象

  1995年,德国著名作家本哈德·施克林发表了《生死朗读》一书,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如今已经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获得了四项文学大奖,而且登上了《纽约时报》,被称为畅销书榜首的首本德语书。2008年,这部小说经过改编,被拍成同名电影上映,影片《生死朗读》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多项提名。此片的成功可见一斑。

  随着电影的问世,《生死朗读》引发的话题日渐热烈。影片女主角汉娜看似平凡,实则是一名纳粹分子,在二战期间,由于她的行为,几百名犹太人被烧死在狱中,毋庸置疑,在犹太人面前,汉娜是一名施害者;然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汉娜仅仅是一名施害者吗?她会不会有自己的苦衷。《生死朗读》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尊严、罪恶的探讨。本文主要分析《生死朗读》中汉娜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生死朗读》简介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讲述的是一个15岁的少年与比他大20岁的有轨电车售票员之间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天,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间,他的黄疸病发作了,这时候,一名叫做汉娜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虽然动作粗鲁,但是让米夏脱离了险境。米夏的身体康复之后,他想亲自登门答谢那位陌生女人,到了汉娜的住所之后,米夏被她所吸引。两人很快进入一段隐秘但又激情的关系之中。米夏与汉娜沉迷在性的欢愉之中,米夏慢慢发现汉娜很喜欢听他读书。因为朗读,米夏与汉娜的关系更加密切,米夏爱上了汉娜。然而有一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只留下米夏对着空房子暗自神伤。

  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米夏渐渐忘记了汉娜,但是那一段甜蜜、快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米夏的心中。之后,米夏成了一名法学专业学生,他在毕业之前去法庭旁听了一场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突然,米夏在法庭上发现了汉娜的身影,她竟是作为一名被告人被审判。真相似乎越来越明显,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当战争开始,关押犹太人的监狱着火时,汉娜与其他女看守没有及时打开大门,从而导致数百犹太人命丧火海。在审判过程中,汉娜对事实供认不讳,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说了出来,她甚至承认是自己写了那份述罪报告,最后,汉娜被判为终身监禁。这时候,米夏震惊了,他不敢相信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竟然是一名纳粹分子,而且还害死了那么多犹太人。当米夏细细回想若干年前与汉娜相处的点点滴滴,再深入分析了一下她在法庭上的表现,他终于发现汉娜是一个文盲,她根本不认识一个字。她之所以喜欢听别人为她朗读,就是因为她自己无法阅读。而她为了掩盖自己不识字的事实,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将所有的罪行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代价就是在铁窗里了此残生。

  影片的结局以悲剧收尾,汉娜在出狱前一天自杀了。米夏在她的墓前痛不欲生,最后决定将汉娜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女儿听。《生死朗读》看似一部爱情影片,实则蕴涵很多人生道理,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尊严和罪恶的探讨。在犹太人面前,汉娜是一名施害者;然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汉娜仅仅是一名施害者吗?作为纳粹庞大杀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汉娜负有罪责。但她也是一名普通的有轨电车售票员,在路上还帮助过病发的米夏,她的形象该如何定位?这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

  二、有代价的尊严——汉娜形象分析

  汉娜的形象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1958年的那个夏天,汉娜给了米夏性方面的欢乐,也给了米夏家一般的温暖。除了对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感觉不适外,我们似乎挑不出他们相处之间的弊端,有些时候,我们甚至会为两人之间的真诚爱恋感动着,比如米夏和汉娜第一次外出游玩时,米夏当着侍者的面轻轻地吻着汉娜的嘴角,这一幕让我们动容。我们开始衷心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爱情结局。但是,事情不是一帆风顺的,汉娜不辞而别了,这时候,疑云和谜团开始显现出来:汉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她那么神秘?当米夏爱上她之后,她为什么就毫不留恋地走了?直到8年后,谜团解开,原来汉娜曾经是一名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当然,如果仅仅是女看守,这也没什么。关键是汉娜看守期间,数百名犹太人无辜命丧火海。这样子,汉娜的罪就犯大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汉娜对自己的罪行毫无认识,没有悔意,她甚至说这只是工作需要。当初那个风韵犹存的孤苦女人去哪儿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仿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但是我们真的要如此片面地认识汉娜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是因为汉娜形象的复杂性,才让我们对她深深着迷,为她的命运所哀叹。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