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村上春树《去往中国的小船》(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3 16:5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桑忠林
分享到:

 

  然后是第三个中国人。“我”第一眼见到这个人就感觉很亲切。刚一见面过,就像老朋友似得聊起了高中时代的事情,这和之前遇见的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亲切感通过“我不怎么喜欢别人为自己点烟斟酒,但对于他倒没甚介意,甚至好一会都没意识到是他给点的火。”、“当时我想对他说句什么,因我想恐怕再难见到他了。”(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等句子可以看得出来。

  和中国人的亲密程度就代表着和理想之间的距离。通过和三次和中国人的接触,“我”和中国人的亲密程度一点点增加,“我”和理想的举例也一点点拉近。

  但是,“我”的理想是什么?笔者接下来会进行论述。这样就引出了第二条主线:对理想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通过对这一主线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4.对理想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

  回到小说的开头。

  鸡急切切地啄着鸡食槽,那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仿佛早期的快动作新闻纪录片。

  吸罢烟,我身上毫无疑问有了什么变化发生。

  (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

  “我”“同五只鸡仅隔一支烟距离”(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距离如此之近是在暗示说以前的“我”和这些鸡是一样的,急不可耐、忙忙碌碌。在看鸡笼的一刻,“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因此“有了什么变化发生”(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我”之后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也说明了“我”对自己的现状,也就是对于理想认识模糊的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

  关于理想,作者在最后用了很长的文字描写。

  城市生活者那如同举行某种年度仪式般地陷入的、像日常熟悉的浑浊的咖啡果冻一般的精神幽暗再次笼罩了我。脏兮兮的楼宇,芸芸众生的群体,永不中顿的噪音,挤得寸步难移的车列,铺天盖地的广告牌,野心与失望与焦躁与亢奋——其中有无数选择无数可能,但同时又是零。

  (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

  这一部分的描写和之前关于鸡的描写是一致的,这是现在城市人的样子,也是“我”厌恶的状态,这里终究不是我应在的场所。”(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通过段文字,关于“我”的理想,大概可以建立出一个框架了。

  “我”的理想就是另一个“我”,是“那是被中国一词切下的我自身”(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这个“我”不像急不可耐的鸡,也不像充斥着野心与失望与焦躁与亢奋的城市人,而是“忠实的外场棒球手”(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就像充满热情的革命者一样,拥有坚定的、纯粹的信念的人。满是野心与失望与焦躁与亢奋的城市里“不是我应在的场所。”(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我应在的地方是有着”灿烂生辉的屋顶”和“绿接天际的草原”(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的“中国”。“中国”才是我可以实现理想的地方。到此,“我”对理想的认识变得清晰。

  5.结论

  作者通过两条主线:“与理想的距离由远及近”、“对理想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来一点点明确“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具有坚定的信念的人。像“忠实的外场棒球手”(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一样。

  以前的“我”对于理想和现实采用的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因此当时晕倒醒来之后会说“不要紧,拍掉灰还可以吃。”(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可以看出对于理想的模糊状态。在最后的时候,作者提到,如果再一次发生当时的事情,“我”恐怕会说“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村上春树、1980;林少华译)这个回答是明确而坚定的,因为“我”对理想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村上春树著.林向华译.去往中国的小船[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许志强.论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J].江苏社会科学.201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