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小说《秒速5厘米》的日语修辞法探析
摘 要:小说《秒速5厘米》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兼作家新海诚继动画《秒速5厘米》大获成功之后推出的同名小说作品。在小说版本中,新海诚为了再现动画版本唯美的画风和刻画细腻的人物心理,巧妙运用多种日语修辞法,使得文字具有了强烈的画面感,人物的深层内心活动更加细腻丰富。本文从凸显文字画面与突出人物心理刻画两个维度,搜取出新海诚在小说中运用的日语修辞法实例,探究采用这些修辞法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效果。
关键词:新海诚 小说 《秒速5厘米》 日语修辞法 表达效果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2013年度人文社科项目“新海诚小说《秒速5厘米》的日语修辞法研究”(课题编号:13W42)
新海诚是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兼作家,动画电影《秒速5厘米》是其最受赞誉的电影,荣获2007年亚洲太平洋电影奖最佳长篇动画电影奖。由于电影的巨大成功,新海诚亲自执笔创作了同名小说《秒速五厘米》。新海诚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文学专业,其文学素养同样出色,小说一经问世即获得好评。该小说单行本在日本国内创造了重版17次的长期热销记录。
动画版《秒速5厘米》有两大特色,第一是影片中的自然景物背景精美绝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是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旁白,使得细腻的情感流淌在整个影片之中,拨动观众的心弦。小说版《秒速5厘米》同动画版一样,非常注重自然景物的刻画和人物心理的描绘,在这两方面的描写中,新海诚巧妙运用了多种日语修辞法,增强了言辞或文句的表达效果,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笔者对小说中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刻画部分进行了文本细读,搜取出新海诚在小说中运用的日语修辞法实例,探究采用这些修辞法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艺术和思想表达效果。
综观新海诚在小说《秒速5厘米》中运用的日语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凸显文字画面感的修辞表达法
但凡看过新海诚这部电影作品的人,第一印象恐怕都是唯美的画风。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是精雕细琢,画质的清晰度及美感,常为人称道“可以直接截图当桌布”。澄澈的碧空、波光粼粼的海面、飘舞的樱花、斑斓的光影、在月光中掠过云端的飞鸟……这些画面背景美轮美奂。新海诚在小说版《秒速5厘米》中,同样非常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他通过文字营造的画面依然优美动人。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新海诚运用了直喻、拟人、共感觉法这三种日语修辞法,来凸显文字的画面感。
1.直喻的运用。直喻是比喻的一种,指运用「よう」、「みたい」等指示性词语的比喻。新海诚在景物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直喻,如:
(1)まるで雪みたいだね。(仿佛雪花一样啊)
(2)空はまるで青の絵の具をたっぷりの水に溶かしたように淡く澄んでいた。(天空好像蓝色颜料溶解在足量的水里一样澄澈。)
(3)全天を巨大な柱のような眩しい銀川が貫いている。(炫目的银河仿佛巨大的光柱一样横贯整个天际。)
在这几个直喻的例子中,作者将樱花比喻成漫天飞舞的雪片;把澄澈的天空比喻成如同蓝色颜料溶解在大量的水里一般;把银河比喻成巨大的光柱。直喻的运用可以使得文字产生具象效果,激发读者透过文字,在脑中想象文字营造出来的画面。
2.拟人的运用。拟人的定义是:「擬人法は人間以外のもの、つまり動物や事物、抽象概念を人間として表現する技法である。」(拟人法是指将人类以外的,即动物、事物、抽象概念看做人类来进行表达的技法。笔者译。)下面列举小说中的两个例子说明:
(4)町はただ黙々と雪に降りこめられつつあった。(小镇默默地被大雪逐渐覆盖。)
主人公远野贵树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乘坐几个小时的新干线去和篠原明里相会。例(4)描写了当时车站周遭的环境,采用了「黙々と」(默默地)这个拟人化的表达,使得读者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万籁俱静的漆黑夜晚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漫天飞舞的雪片沉默无声地落下,不发出丝毫声响,远野贵树的孤寂无助无法得到排遣。此处拟人修辞法的运用突出了寂寥清冷的环境气氛。
(5)その複雑な海面はがらりと表情を変える。(变幻多端的海面突然改变表情。)
女主人公澄田花苗在大海里冲浪的时候,发现随着身体高度的改变,海水的色泽也随之改变。例(5)中作者采用了「表情を変える」(改变表情)这个拟人化的表达来表现海水的色泽变幻。“表情”是指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是人类特有的。被人格化的大海就像人类能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表情那样,海水在光线的折射下也能呈现出多变的色彩。拟人修辞法的运用使大海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3.共感觉法的运用。共感觉法的定义是:「共感覚法は5つの感覚——触覚、味覚、嗅覚、視覚、聴覚を表現する言葉を異質的に組み合わせる技法である。」(共感觉法是指将表示五种感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的词语,按照不同性质组合在一起的技法。笔者译。)下面列举小说中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6)あたりは強い緑の匂いに満ちている。(周围充满了强烈的绿色气味。)
例(6)中用到了五种感觉中的两种——视觉和嗅觉。「緑」(绿色)是视觉,「匂い」(气味)是嗅觉。澄田花苗和远野贵树并肩坐在斜坡顶上交谈,坡上青草茵茵,虫儿争鸣,微风徐徐。这一幅景色映在心情雀跃的澄田花苗眼中是分外美丽的,她感到不光眼前一片葱绿,就连空气仿佛都染上了绿色的气味。至于绿色的气味是什么感觉,那就留给读者想象体会了。作者运用共感觉法,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翠色欲滴的美景。
二、突出人物心理刻画的修辞表达法
在动画版《秒速5 厘米》中,新海诚为了表达人物心理活动,采用了在影片中穿插大量深情的人物内心旁白的手法,直达观众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感人至深的效果。比起影像,文字更加容易表现人物深层复杂的心理,所以在小说版本中,新海诚用了大量篇幅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动画版无法彻底表达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波动,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在这些心理描写的文字里,新海诚也运用了大量日语修辞法,下面进行逐一阐述。
1.隐喻的运用。隐喻的定义是:「隠喩はAとBの間に類似性を指摘することで成立する。直喩と同じようであるが、隠喩は「みたいに」や「ように」などの指標がない。」(隐喻成立的条件是指出A和B之间的类似性。和直喻相似,但是没有「みたいに」、「ように」等指示性词语标志。笔者译。)隐喻和直喻一样都属于比喻,都具有生动的表达效果,但隐喻比直喻更加简洁灵动。下面列举小说中的几个例子说明:
(7)心の表面はゆるやかに波立っていた。(心的表面缓缓地涌起波澜。)
(8)ぐるぐると感情が渦巻く。 (感情的漩涡翻搅起来。)
(9)心と記憶が激しくざわめいた瞬間、小田急線の急行がふたりの視界をふさいだ。(当心灵和记忆喧嚣起来的瞬间,小田急线的快车遮挡住了两人的视线。)
例(7)中,「波立つ」意思是指“波涛翻滚”,用在这个句子中,把内心隐喻成波浪滚滚的水面,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激荡。例(8)中的「渦巻く」和例(9)中「ざわめく」意思是指“起漩涡”和“喧嚣”,在这两句中分别把内心隐喻成漩涡翻搅的水流和喧闹嘈杂的场所,也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人物情绪的巨大波动。
2.对照法的运用。对照法的定义是:「対照法は二つまた二つ以上の物事の対照性を提示するレトリックである。」(对照法是提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照性的修辞法。笔者译)。以下是小说中的一个例子:
(10)体がふいに熱くなり、頭の中心がさっと冷たくなる。(身体突然发热,头脑却一下子变冷。)
远野贵树在夜里接到篠原明里打来的电话,听到了一个令他无法相信的消息:明里要转学到一个遥远的城市去上学。震惊之下的远野贵树感觉到全身猛然发热,头脑却一下子冷却下来。例(10)中「熱くなる」(发热)和「冷たくなる」(变冷)形成鲜明对照,有力地表现出远野贵树内心的震荡是多么的巨大。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