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述评(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4 20:0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赵生辉
分享到:

 

  2.4 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超前性由于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整体数量较少,目前各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测主要还是依赖人工方式,而一些开通博客、微博等服务功能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则按照“先审核、再发布”模式进行信息发布[2]。例如,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所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少数民族语言舆情报告全部是采用人工分析方式完成的。以人工方式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具有简单易行的优势,但是由于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往往更注重表层信息的理解,对于各类数据之间的深层次关联关系很难把握,不容易发现舆情信息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对于处在酝酿期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往往难以识别。此外,人工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果受到分析人员状态的影响而呈现出波动性特征,目前之所以没有自动分析系统的辅助,主要还是相关领域技术和方法的还不够成熟,无法满足网络舆情分析的精确度要求。未来随着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的持续增加,这种模式肯定会难以为继。从推进民族地区民主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长远需求来看,尽管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信息数量不多,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领域的理论研究,开发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舆情监测系统,探索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模式,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要以民族学、语言学知识为支撑,通过人工分析与自动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传播学、情报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集成与融合,共同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地区民意获取、边疆地区公共安全保障等国家大局。

  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展望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必须以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为基础,其发展必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的制约。目前,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影响较大的几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本编辑排版和网页制作技术已经成熟,在互联网上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口数量正在持续增长。以藏语信息技术为例,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藏族民众的生活方式,据报道,一些藏传佛教寺庙里的佛学院也为修行的学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习打字、排版和网页设计等内容,并将推出自己的网站[2]。可以预见,未来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者也会随之增多,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会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伴随着这一趋势,研究内容也会随之出现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所关注的语种由藏语和维吾尔语扩展到多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例如朝鲜语、彝语、傣语等语种网络舆情的分析方法也会受到关注;第二,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深度会继续增加,由目前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单一目的向着网络问政、危机预警、社会治理等综合型目标体系转型;第三,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方法由目前的人工定性分析为主,向着基于网络舆情自动分析系统加人工辅助判断的复合型分析模式转型;第四,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将会更加多元化,从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会不断增多。在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持续推进的同时,以下3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值得特别关注:

  3.1 基于本体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语义分析技术 目前的少数民族网络舆情自动分析主要依赖基于关键词检索的话题发现和跟踪技术,进行文本的简单比对和匹配,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和用户需求进行智能检索。按照语义网(Semantic Web)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信息资源将会根据领域知识本体(Ontology)模型进行语义标注,检索时可以结合本体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增加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深层次需求。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语义分析的关键是构建各语种的知识本体词网模型,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参考WorldNet,How Net等通用词网的基础上,结合对各语种叙词逻辑关系的分析,建立各语种叙词本体词网模型,作为语义标注和智能检索的参照体系。

  3.2 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信息情感倾向自动分析技术 目前基于关键词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还无法处理不包括敏感词但是内容却具有一定社会危害的网络信息。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深度分析,必须在敏感词检索的基础上,通过倾向性分析可以明确网络传播者所蕴含的感情、态度、观点、立场、意图等信息,从而提高网络舆情分析的准确性。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情感倾向分析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需要建立对应语种的情感倾向词语料库,通过比对和计算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情感倾向做出判断。

  3.3 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中介的多语种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民族信息学(Minzu Informatics)是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规律的科学领域[11]。按照民族信息学观点,为了便于实现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在发布时应当遵循“双语原则”,也就是同时提交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两者版本。该信息在网络当中显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双语对照显示或者隐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本,将其作为语义元数据进行嵌入式保存。按照民族信息学原则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发布后,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可以借助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舆情分析技术进行,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不同语种舆情信息之间的比较研究。当然,这种方法以高质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信息为基础,必须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保障。

  4 研究总结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是随着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而受到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与政治问题紧密联系,需要综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境内外使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产生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满足民意分析、危机预警、公共治理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信息资源数量整体不多,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需要结合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建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争取在语义分析、情感分析、多语种分析等研究方向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

  [2]李光,钟雅琼.大陆研拟藏维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控分裂风险[N].凤凰周刊,2012-06-25.

  [3]江涛,于宏志,李刚.基于藏文网页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C].上海:全国第23届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10.

  [4]邓竞伟,邓凯英,李永生,等.基于藏文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3):209-211.

  [5]阿布都瓦依提·尼亚孜.浅析维吾尔文网站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J].新闻世界,2010,(7):204-205.

  [6]卢修配,齐向伟,艾斯卡尔.维吾尔文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及几个关键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88.

  [7]王嘉梅,张建营,赵继勇.云南跨境多民族语言复杂网络舆情内容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6).

  [8]中科点击,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实现多民族语言监控功能[EB/OL].http:∥www.54zk.com/contents/152/1988.html,2013-10-05.

  [9]鲁网舆情频道,鲁网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测[EB/OL].http:∥service.sdnews.com.cn/yuqing/#3dtx,2013-10-05.

  [10]戴庆厦.跨境语言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12.

  [11]赵生辉.民族信息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2,(5):56-6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