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述评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4个特征:政治性、交叉性、跨境性和超前性,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整体趋势,指出语义分析、情感倾向分析、多语种分析等有待突破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体系的建立和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民族信息学;述评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34
〔中图分类号〕C91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168-04
西方国家舆情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兴起的民意调查。近年来,国内外各类政府组织都将网络舆情作为民意的重要形式予以关注,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已成为传播学、情报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多个学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社会空间内,个人和社会群体在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信息沟通和传播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对相关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态度、情绪、意愿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网络舆情的功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现实舆情民意在网络空间直接体现,可以作为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可能带有情绪宣泄的色彩,有可能成为重大公共危机的“导火索”,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影响。
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概况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信息资源飞速增长的同时,以蒙古文、满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藏文、朝鲜文、彝文、傣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字网站也在互联网上相继亮相。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总量在389个左右,其中维吾尔文网站175个、藏文网站109个[2]。随着支持少数民族文字的计算机软件和移动通信设备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开始熟悉和掌握网络应用的使用方法,互联网成为我国民族地区人口表达意愿、交流信息和共享文化重要空间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究,是政府在数字时代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基本需要,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障。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在祖国的边疆地带,在国家稳定和团结的整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少数民族事务相关的各类事件大多是国际国内各类机构所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网在民族地区的逐步普及,建立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体系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主要有:第一,通过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可以倾听广大网民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心声,了解民族地区广大网民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科学决策和改进工作奠定基础;第二,通过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严重公共危机的事件,提前进行预警和处置,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通过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可以掌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规律,采取必要措施合理干预,防止引发重大危机事件,引导网络舆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例如,江涛等人设计了基于的藏文网页舆情监控系统,讨论了藏文网页的判定算法、不同藏文编码向国家标准扩A转换的算法以及格助词与藏文舆情分词词典相结合的自动分词算法等[3];邓竞伟等根据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藏文网络舆情传播规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基于藏文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4];阿布都瓦依提·尼亚孜研究了维吾尔文网站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问题[5];卢修配等人探讨了维吾尔文网络舆情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6];王嘉梅等人以云南跨境民族语言彝文为例,对跨境多民族语种网络舆情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构造了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网络舆情信息智能滤取系统[7]。近年来,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领域的研究基金课题逐渐增多,例如中央民族大学闫晓东主持的“藏、维文网络敏感信息自动发现和预警技术研究”、新疆大学艾斯卡-艾木都拉尔主持的“新疆多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新疆大学禹龙主持的“维吾尔语网络舆情信息自动获取与分析方法研究”等[8]。一些IT企业近年来也开始研发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软件,例如北京中科点击公司研发的“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8]、山东鲁网开发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9]据称都可以实现藏文、维吾尔文、蒙古文、彝文、朝鲜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网络舆情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功能。从已公开的资料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国家相关机构在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投入呈现递增趋势。然而,受制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有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深度处理所需的语言学基础还不成熟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总体数量不多,主题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对涉及的各类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偏重于单一语种舆情分析系统的技术实现,对于各语种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当中的共性需求关注不多。再次,目前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分析领域的研究目标过于单一,大多强调从公共安全视角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测与控制,从网络问政角度进行网络舆情民意分析的成果相对较少。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对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的直接反映,客观地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需要来自民族学、情报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基于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管理特殊需求的思考,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系列重大问题研究的开展,为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特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复杂性的任务,涉及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等多样化的信息来源,网页、图形、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数据等多种信息类型,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彝语、傣语、朝鲜语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由于和民族问题紧密相关,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除了具有国家通用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需求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政治性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是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广泛应用为前提的,从侧面显示了国家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政治立场。目前,我国的《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当中都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人口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特定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为官方语言,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法律文书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网络问政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又是政府倾听少数民族群众意见和建议的一种方式。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测的目的在于是及时识别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负面信息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引导,从而主动化解社会危机。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并不是单纯的网络信息分析问题,它始终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和社会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
2.2 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交叉性网络舆情研究是传播学、情报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新的学科领域。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民族学、语言学的知识,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当中的大多数难题主要是源于语言学基础支持程度不够。例如,目前舆情分析当中普遍使用的敏感关键词检索和追踪技术,这项技术必须以成熟的自然语言分词技术为基础,否则检索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网络舆情研究当中的网络信息资源情感倾向分析技术同样必须以典型情感用语词库为基础才可以进行计算和判断。在实践中,要实现语音信息、图像信息等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时,还必须将多媒体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后再信息分析,因而又需要语音识别、图像文字识别等领域专业知识的支持。从民族学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和传播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例如与国家通用语言网络舆情的共生和关联规律等。总之,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是一个高度交叉性的研究领域,需要对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集成。
2.3 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的跨境性中国56个民族中,有28个民族的语言是跨境的,如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苗、瑶、壮、傣、哈尼、景颇、怒、独龙、佤、京等民族的语言[10]。这些跨境语言是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目前正在被我国特定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和境外其他国家相同民族人口所共同使用,例如蒙古语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与境外的蒙古国共同使用,朝鲜语是我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口与境外的朝鲜、韩国共同使用,哈萨克语是我国新疆自治区的哈萨克族人口与境外的哈萨克斯坦国共同使用。这些跨境语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因而互联网发展之初,一直就是我国政府与境外相关国家争夺文化自主权,保卫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此外,境外一些敌对势利也企图利用互联网的跨时空传播特性,专门在互联网上建立少数民族网站,制造和传播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有害的言论。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研究除了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之外,也要关注境外相关国家和社会组织所建立的特定语种的网络信息资源。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