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桂北地区春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试验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9 23:4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石志斯等
分享到:

 


  2.2 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I的产量达到最高,达到8 284.5 kg/hm2,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极显著。除了纯种之外,处理E的产量最高,达到7 851.0 kg/hm2,与处理A、B、C、E、F、H差异极显著,与处理G差异显著;其次是处理D,达到7 449.0 kg/hm2,与处理E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与处理A、B、C、E、F、G的差异也不显著。产量最低的是处理H,只有5 280.0 kg/hm2,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可知,各间作处理的产量均低于纯种,且差异极显著;不同的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1行玉米种植模式下,处理A、B、C、D的差异显著;2行玉米种植模式下,处理D、E、F、G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趋势为产量随着株距的减小而减少。
  2.3 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对花生的百粒重影响不大,但对花生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影响较大。纯种模式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均明显优于间作模式。各间作模式中,花生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处理AE,C>F,D>G,说明无论种的是1行玉米还是2行,花生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均随着花生行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在花生行数相同的情况下,种1行玉米花生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均优于种2行玉米。
  2.4 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的花生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整体趋势表现为产量随其所占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2.5 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农业生产是一种经济行为,根据农产品的价值来决定最适合的间作模式。由表3可知,以2012年当地的玉米2.2元/kg、花生10元/kg的价格分析间作模式的效益,各种间作模式的总产值均低于花生纯种,但均高于玉米纯种,说明在玉米地间作花生,虽然是以牺牲花生的产量为代价,但有利于提高玉米地的单位产值。除了纯种花生外,总产值最高的是处理D(1∶4模式),总产值达31 657.8元/hm2,比纯种玉米高出13 431.9元/hm2;其次是处理H(2∶6模式),总产值31 266.0元/hm2,比纯种玉米高出13 040.1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可知,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的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在双行种植模式下,当玉米株距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小范围内植株生长过密,其穗位高明显降低,且秃尖变长。在与玉米间作条件下,花生的农艺性状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和单株果仁数均明显低于纯种,且花生的占地面积越小,这种劣势越明显。
  产值最高的是花生纯种,最低的是玉米纯种,说明通过玉米与花生间作来提高玉米地的产出是可行的,但前提是牺牲花生的产量。从几种间作模式的产值可以看出,总产值最高的是1∶4模式,其次是2∶6模式,但由于2∶6模式中玉米的产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模式,所以要在保证玉米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加玉米地的产值,这种间作模式是不可取的。综上所述,要在保证玉米稳产的情况下,通过玉米—花生间作提高玉米地的产出,最佳间作模式为1∶4模式。
  由于花生的生育期较玉米长,同时播种的情况下,花生后期受到玉米的荫蔽作用大,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建议采用生育期较短的鲜食玉米与花生间作,保证花生后期有足够的光照和养分,产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罗肖丽,石达金.广西玉米品种的发展历程[J].大众科技,2013(4):144-146.
  [2] 孔祥林,闫飞燕.广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种业,2008(1):12-14.
  [3] 吴锦暖,郭庆荣,钟仕俊.广东旱坡地玉米间套种群体生态效应与栽培技术关键[J].生态科学,1998(1):58-61.
  [4] 于运凯.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29-31.
  [5] 杨春玲,周宏斌,黄玉锋.玉米套种大豆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0):5-6.
  [6] 唐艺玲,杜清,赖建宁,等.广东省甜玉米-大豆不同比例间作模式的系统产量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21):19-2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