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春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试验研究
摘要 以当地常用玉米品种玉美头105和花生品种桂花26号为材料,设置8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模式的综合产值。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对花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不同间作模式间玉米产量除了2∶6模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花生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随之所占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综合产值分析,各种间作模式的总产值均低于花生纯种,但均高于玉米纯种,除了纯种花生外,总产值最高的是1∶4模式,达31 657.8元/hm2,其次是2∶6模式(31 266.0元/hm2)。为了保证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玉米地的产值,最佳的间作模式为1∶4,即1行玉米+4行花生的间作模式。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产值
中图分类号 S513;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09-02
玉米是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区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生产在广西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1]。但目前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面临着甘蔗、木薯、蚕桑等作物的竞争,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广西玉米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研究表明,玉米与豆科作物花生、大豆、绿豆等采用合理的间作方式,不仅在需光特性和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上有良好的互补效应,而且能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增加收益的效果[3-6]。采用合理的间作方式,提高玉米的单位产出,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对于广西玉米的健康生产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置不同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通过玉米、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总体产值的分析,确定适合桂北地区的最佳间作模式,为桂北地区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玉美头105,花生品种为桂花26号。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在广西桂林市雁山镇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设置10个处理,处理A:1行玉米+1行花生(1∶1),玉米间行距0.8 m,株距0.28 m,花生与玉米间的行距0.4 m;处理B:1行玉米+2行花生(1∶2),玉米行距1.2 m,株距0.18 m;处理C:1行玉米+3行花生(1∶3),玉米行距1.6 m,株距0.14 m;处理D:1行玉米+4行花生(1∶4),玉米行距2.0 m,株距0.11 m;处理E:2行玉米+2行花生(2∶2),玉米大行距1.2 m,小行距0.4 m,株距0.28 m;处理F:2行玉米+3行花生(2∶3),玉米大行距1.6 m,小行距0.4 m,株距0.22 m;处理G:2行玉米+4行花生(2∶4),玉米大行距2.0 m,小行距0.4 m,株距0.18 m;处理H:2行玉米+6行花生(2∶6),玉米大行距2.8 m,小行距0.4 m,株距0.14 m;处理I:纯种玉米,行距0.7 m,株距0.32 m;处理J:纯种花生,行距0.4 m,株距0.2 m。各间作模式中,花生与玉米间及花生与花生间的行距均为0.4 m,花生株距均为0.2 m。玉米种植密度保持4.5万株/hm2,每种间作模式种植3个带(以处理A为例,1行玉米+1行花生为1个带,连续重复3次即为3个带),带长6 m;纯种玉米每个重复种植6行,纯种花生每个重复种植10行。
玉米和花生均于3月28日播种,水肥管理与大田高产栽培一致。玉米于7月14日收获,花生于8月7日收获。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调查。植株性状:株高、穗位高,连续测量10株的平均值;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秃尖,取10个果穗考种的平均值;产量:成熟时各处理选择中间1个带(纯种处理取中间4行)测定产量并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4%的产量。
1.3.2 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调查。收获时记录花生的单株荚果数、单株果仁数及百粒重,取10株考种的平均值。收获时各处理取中间1个带(纯种处理取中间4行)测定产量。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等的影响不大,但对穗位高、秃尖长、千粒重等有一定影响。穗位最高的为处理B(1∶2间作模式)114 cm,其次是处理D(1∶4间作模式)112 cm,穗位最低的是处理G(2∶4间作模式)和处理H(2∶6间作模式)90 cm。秃尖长最长的是处理G(2∶4间作模式)和处理H(2∶6间作模式)1.4 cm,其次是(1∶2间作模式)1.0 cm,其他间作模式的秃尖长与纯种的差异不大,在0.3~0.8 cm。千粒重从大到小排序为:处理A(1∶1间作模式)391.6 g>处理F(2∶3间作模式)369.3 g>处理E(2∶2间作模式)367.5 g>处理B(1∶2间作模式)361.8 g>处理C(1∶3间作模式)361.4 g>处理I(纯种玉米)358.6 g>处理G(2∶4间作模式)356.1 g>处理D(1∶4间作模式)355.9 g>处理H(2∶6间作模式)351.6 g。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