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反向收购动因与绩效文献综述(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6 15: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贞梓
分享到:

 

  Frederick Adjei、Ken B.Cyree和Mark M.Walker(2007)继Arellano Ostoa和Brusco的理论后提出了“柠檬问题”。他们认为IPO尽管成本高,但是由于承销商严苛的审查和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各种要求条件使得IPO上市的企业在后期表现中有更稳定的表现,能够存活更久。也就是说,承销商和SEC在IPO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对称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协同效应动因

  Kimberly C.Gleason,Leonard Rosenthal和Roy A.Wiggins III(2005)认为反向收购相比于IPO,更像是同类竞争公司间的整合。他们对美国市场上从1987年到2001年之间121家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发现公司进行反向收购动因主要包括稳健公司的财务状况、追求公司成长、完善产业链、达到经济规模效应以及上市动机。

  (四)融资动因

  William K.Sjostrom,JR.(2008)提出大多数公司选择反向收购的原因之一是,上市之后可以通过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他也提高了通过PIPE的方式筹到的资金成本较高,适合于反向并购上市后融资渠道非常狭窄,又急需筹集资金的公司。在利用PIPE的方式中,避免了昂贵的路演成本,还减少了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查,缩短了筹资的时间。PIPE这种投资方式除了折价购买股份,通常还有别的现金收入,比如年度分红和各种权证。Sjostrom认为总的来说,PIPE的交易折价率范围通常从14.3%到34.7%。

  三、实证检验

  Arellano-Ostoa和Brusco(2002)对反向收购上市后的公司存活度、有无进行后期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以及存活下来的企业后期经营状况表现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发现32.6%(17家)公司在反向收购后迅速退市,仅有15.3%(8家)公司进行了融资。并且对于没有退市的公司在1999年底,平均净资产仅为38.3百万美元,平均收益则为27.5百万美元。

  Kimberly C.Gleason,Leonard Rosenthal和Leonard Rosen- thal(2006)运用OLS方法检验公司在IPO和反向收购后的长期表现。他们发现在上市当年,反向并购公司与控制样本(IPO公司)相比,具有明显的低偿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特征;上市两年以后,反向并购公司于控制样本(IPO公司)相比,就ROA指标而言盈利状况较差,且具有明显的低偿债能力和低盈利水平。

  Ioannis V.Floros和Kuldeep Shastri(2009)发现小公司且具有低盈利性、低流动性,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以及计划有高研发和资产支出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发现并购。同时,想要进行战略性并购的公司也倾向于选择RM,因为他们仅需要流动的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

  Cécile Carpentier、Douglas Cumming和Jean-Marc Suret (2012)发现IPO上市后公司的每股盈余是RM上市后公司每股盈余的两倍,并且对于投资者,投资IPO上市的公司要好过投资RM上市的公司。

  四、述评

  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梳理,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得到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其上市绩效一般都较差,且上市之后绩效存在下降的趋势。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实证结果,从理论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承销商严苛的审查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各种要求条件使得IPO上市的企业在后期表现中有更稳定的表现,能够存活更久;而反向收购上市由于条件宽松,导致了上市的企业良莠不齐,从而出现了上述的结果。

  其次,缺少国内对于反向收购与IPO对比的研究文章。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的研究中,没有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环境,对我国反向收购上市企业与IPO上市企业进行一个对比的研究,看这两类上市方式的企业在上市之后的绩效有何异同。

  再者,反向收购动机的理论文章较少,对于其理论渊源研究不够。

  最后,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市场,对于国际市场关注不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