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6-04 10: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静
分享到:

 

  摘  要: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关键词:概念 引入  形成  深化
学习数学,离不开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所有数学的内容的展开,都是基于数学概念之上。可以说,数学概念就好比数学的肌体上的细胞。引导学生学好概念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基础,理解数学思想,是使学生把知识学好、学活、增强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必由之路。概念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概念的教学阶段概念教学一般分为“引入”、“形成”、“深化”三个阶段。下面对数学概念的教学阶段进行展开说明。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引入方法。
    1.以数学故事引入数学概念
  小学生往往对讲故事比较感兴趣,讲授新课时,结合课题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都讲一些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圆”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所作的贡献。同时对圆周率的记忆方法采用谐音记忆方法。采用趣味化记忆。这比单纯讲述圆的知识、死记硬背有趣得多。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2.手做实验引入教学概念
  动手做实验,往往能使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授分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分数概念,对分数的概念比较陌生,直接引入概念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入手,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再平分四等分,每一份代表四分之一。在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分数的概念,“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多让学生画一画其他物体的图形并进行等分,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概念,比教师生硬塞给学生的数学概念,印象要深刻得多。
    3.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之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的系统。公理化体系就是这种系统性的最高反映。数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经验引入概念,使相应的具体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形式定义,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恰当心理表征。使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变成对知识的融合。例如:在上时、分、秒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感觉到比较抽象,但如果从学生自己平时日常走路事例引入时间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按正常的步行速度,每走两步就是一秒时间,同时也指导学生自己开始每一步数一数,“1、2、3、4、5……”,每数两个数就是一秒时间。当然,准确的时间还是以表计算为准。但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来指导学生,学生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时间的概念。
    4.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直观性,如果把数学概念的空间形式直观化,就会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冲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重构学生认识体系。从熟知的实际问题出发,可以使学生对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