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各地变相突击花钱:年底先开发票来年再消费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1-04 09: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据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中央纪委监察部不久前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禁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

记者近日在福建、江苏、广东、广西等地采访发现,一些单位仍存在年初“粗线条”制定预算、年末突击花钱甚至乱花钱、违规花钱现象。

“突击花钱”花样多

“有钱不花,过期作废”。岁末年初,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相“突击花钱”:组织考察借机公费旅游、大操大办豪华年会、滥发年终福利……形形色色的花钱方式令人触目惊心。广西南宁一家大型商场的财务人员向记者透露,临近年底,一些单位用公款前来买购物卡,开的一般是“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笔墨纸张”之类的发票。

“以往到年底,很多单位花钱都是用出国旅游、休闲式开会等方式。”福建某单位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制度规定越来越严格,如今大都换成更加隐蔽的方式。例如,一些单位年底到商店、酒店先花钱开发票,等来年再实质性消费。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蔡立辉认为,突击花钱与我国现行的“12月关闸、来年4月开闸”的预算管理有关,“一年的预算只允许用8个月的时间花,年底没有使用完的钱要予以收回或减少来年的预算,这难免会造成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大家担心的,其实是一些政府部门可能借机乱花纳税人的钱。”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预算粗线条难监督

在长期关注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深圳市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吴君亮看来,一些政府部门在年底突击花费的公共财政,主要来自项目经费。他从深圳市本级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发现,一些部门的项目支出经费比用于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的基本支出高出许多,个别部门甚至超出九倍。

与此同时,一些项目的名称也令人费解。吴君亮举例,政策研究部门的重大文件起草费、税务部门的行业业务咨询费、统计部门的统计咨询服务费等,“这些项目的名称听上去比较‘虚’,又缺乏支出明细,不容易接受监督,这就可能滋生腐败,有的即使提供了一些支出明细,但仍然相对笼统,每笔费用的具体流向、是否存在预算过大等问题,仍难从中看出”。

以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2012年预算项目支出具体安排情况中的社会保障卡制作经费为例,这项总额5550万元的费用并没有详细的支出明细。记者随后发函至该局,其回函解释:社会保障卡制作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具体明细为:制卡商制卡费用为每张11元;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初始加密费为每张1.5元;服务费按实际费用支付,包括工作人员工资费用、材料辅助费等。截止到2012年11月末,深圳市社会保障卡制卡数量为284万张。

“如果看不到支出的具体明细,就可能给突击花钱留下操作空间。”蔡立辉认为,预算公开报告中的糊涂账主要是招待费、以培训和考察为由的公款旅游和公款培训经费、政府跑项目的费用等。

对此,福建某单位的财务人员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现在的预算做得还不够详细合理,制定时应该进行更加专业、更加严格的论证,以免在后期执行和监督时缺少明确的依据。”

广西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雄章表示:“年底‘突击花钱’完全可以从财务报表和流水账目中凸显出来,可以通过后期审计的方式进行追查。全国人大等部门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各部委办局‘月度消费’、‘季度增幅’,对此类现象进行全面监控。”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