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任志强:房地产税费多如牛毛 政府拿走七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2-12-08 09:1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重点将包括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的有关税种进行简并,并研究逐步在全国推开房产税等。

谢旭人的表态,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房地产行业税费的讨论。高企的房价中,有多少是交给政府的税费?换句话说,老百姓的买房钱,政府拿走了多少?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统计得出,商品房从拿地开发到卖给购房者,其中涉及到向各级政府缴纳的税费一共七大类具体37项,占整个房屋销售金额比例低则50%,最高甚至超过70%。

税费多如牛毛

《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专业人士归纳统计得出,如果把房产商开发一处楼盘过程,从立项到完成销售进行分解,整个过程向各级政府机构缴纳税费涉及到七大类37项支出。

这些支出包括房地产开发前期的土地出让金、拆迁管理费,以及后期的营业税、印花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等。

专家表示,以上37项税费成本支出中,比例较大的是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款。由于全国各省市收取标准不一样,企业负担并不完全一样,平均水平占到卖房款项的50%以上。

这一结果在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2009年向两会提交的报告中也得到了印证。该报告说,以北京为例,开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与20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多达20多种;广州的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与30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缴纳20多种收费。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的数据还显示,从单个城市来分析,上海的开发项目总销售收入中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为61.84%;而北京市流向政府的份额为42.42%。

任志强:政府拿走七成

但是担任该商会轮值主席的著名地产商任志强表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这份报告中,对房价构成的分析,并没有将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完全计算在内,如规费、证费、市政基础设施费等。同时,也未计算上下游产业中的税费,这些也是政府的所得,如施工单位上缴的各种税费、建筑材料生产与购买环节的税费、设备生产与交易中的税费等等。

“若将上述因素都考虑在内,政府从房价中分得的份额,要远远超过70%的比重。”任志强说,这表明,老百姓的买房钱,被政府拿走了七成以上。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以上税费支出,无论科学或者合理与否,都还仅仅是阳光[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下看得见的支出。而在房地产行业,向各个“衙门”公关,也是公开的秘密。而这笔费用支出,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北京的一位房地产经理人抱怨说,他曾经为一个项目,前后跑了40多个政府机构,要盖40多个公章,每个环节,公关与不公关的办事效率大不一样。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多一天就意味着银行融资的财务成本增加。

上海二手房现“暖冬”行情

记者昨日从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了解到,2012年11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2595点,较10月上涨4点,环比上涨0.15%,涨幅相比10月扩大0.0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13%,出现了久违的环比和同比“双涨”现象。指数连续6个月微弱上扬,价格未现转势迹象。

在指数系统监测的所有板块中,62%上涨,16%下跌,22%走平。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11月二手房成交量逼近2万套,为近几年月度成交的高量,也创下年内新高,“翘尾”行情显现。在板块特征方面,价格上涨和下跌板块均出现小幅减少,持平板块增多。在成交结构方面,内环内及外郊环轨交周边中高端房成交量小幅上升。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