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楼火灾一周年反思:一场可以避免的人祸
新华网杭州11月15日电(郑雨旸) 一场燃烧了整整4小时之久的大火成为了上海历史上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一年过去了,浴火重生的上海,你,还好吗? 高楼之殇:大火痛醒上海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起火。大火共导致58人遇难,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事故原因经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无证电焊工无意中的一粒火星点燃了上海的这场悲剧。在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在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由于楼房外围脚手架都由绿色塑料罩网包裹,这种材料又极易燃烧,火势很快蔓延,建筑围绕这一圈的铁制脚手架迅速燃烧。绿色的塑料罩网、泡沫、聚氨酯以及木板这些易燃材料点燃后将整栋楼围着烤了一圈,导致几乎每间房间都成了火场,整个大楼在短时间内就像一个大烟囱一样形成了立体燃烧。 "楼已烧穿"--2010年11月15日16时,韩寒对胶州路火灾作了现场总结性描述。 一年过去了,那些攀附在脚手架上市民们绝望、无奈和恐惧的眼神,依然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当晚,在火灾事发现场,一个目击者有感于丧生的悲戚,动情地说:"只要走出那栋楼,就是天堂与炼狱的距离。" 深刻反思:居民自救是关键 每一个见过那冲天烈焰场景的人,难免会心生恐惧,然后无力地问上一句:我家所在的高楼会不会也像这样着火?万一着火了,我又如何逃生? 这场高楼大火让人知道,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高度是极其有限的,只能覆盖到四五十米的高度,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的城市装配有极少数量的高度可达90米的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 据公安部消防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共有高层建筑9.8万余幢,其中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1154幢,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今后将有超过80%的人都在高层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在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救火方法之前,居民自救是关键。 "十多年前配备的家用小型灭火器,还被一些居民小心翼翼收藏着。一旦发生火灾,仰仗这些失效的灭火器,后果不堪设想。"原上海市消防局战训处处长周荣祖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光靠嘴巴宣传是徒劳的。如果对防火、逃生工具的使用都很陌生,再贵的装备也只是摆设而已。" 周荣祖介绍道,"毛巾是最现实而有效的逃生工具。另外,每家每户还可以配备逃生绳、逃生棒和防烟面具。"周荣祖再三强调熟悉工具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在火场逃生时的三个原则:向下不向上,向梯不向窗,心中不紧慌。 若是在房内获悉起火后,开门前要先用手触摸门把锁,若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钻进,则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若温度正常或没有烟雾钻进,可打开一道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逃离。若大火和浓烟封闭通道无法逃离时,只能退守房内采取相应的对策:用湿布条堵塞门窗的缝隙,用水浇在已着火的门窗上,降低温度;若得不到及时救援,所处楼层较高,切不可盲目跳楼。 沉痛缅怀:查处、善后、总结 "11.15"火灾之后,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对54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其中26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8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责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长韩正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仅仅查处是不够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寄托着自己的哀思。 火灾过后,数以千计的上海市民自发来到胶州路,向在此次火灾中不幸遇难的人祈祷默哀,献上朵朵白菊,社会各界捐款总计5469.92万元。 据上海慈善基金会静安区分会介绍:"截至2011年9月5日,社会各界火灾捐款已发放2834.7万元。社会捐赠款按三大类项目发放。其一,定向捐赠;其二,《关于"11.15"火灾事故人身赔偿和相关救助的方案》中的爱心帮扶;其三,专项爱心帮扶。目前三大类项目共计发放2834.7万元。"对于尚未发放的那部分善款,该分会表示:"剩余的捐赠款也将依据三大类项目进行发放。其一,按照捐赠人意愿,指定安排定向捐赠45.5万元;其二,《关于"11.15"火灾事故人身赔偿和相关救助的方案》中的爱心帮扶项目资金约1350.5万元;其三,安排爱心生活帮扶项目约1175.22万元。另外,还有约64万元为专项爱心帮扶中因各种原因应领未领的款项。" 在2011年全国"清剿火患"战役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直面上海火灾造成的深痛代价,通过提前预防、升级救援设施和提升居民自救能力,体系化地构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绿色防火墙。 当全国各地的人们正在用不同方式纪念"11.15"火灾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唯有敬畏生命,审视城市建设之外的公共设施,防患于未然才行。正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钟炎教授感叹的那样,"我们热衷于造楼,那些人本主义的防范措施,却遗憾地被忽视了。" 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人祸。 天堂里的人们,一年了,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