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江苏政协委员建议中小学统一早8点上课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2-09 11: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快报报道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学”再度成关注话题,有委员建议——

  全省中小学应统一早8点上课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一些家长又感叹:“孩子披星戴月上学的日子又要开始了。”昨天,“快报两会微群”的群友就点到了这一话题,希望省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能够“韶一韶”。

  其实,这一状况已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博导林振山提出《关于在江苏省统一执行中小学早8点上课的建议》。不过,对于这个建议,也有委员提出了不同看法。

  现状:

  8点到校规定“执行难”

  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女儿刚上小学,对早起还不适应,经常晚上贪玩第二天就起不来,每次叫她起床都要折腾半天。“这么小的孩子有必要早读吗?每次看她眯着眼,表情木讷地坐在车里,心里就不是滋味。”

  从国外回来的林振山也深有感触,“国外学生的休息是非常充分的,如小学生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上课。而我们的中小学生则是严重睡眠不足。”

  去年底,一封署名“一群初三学生家长”的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公开信寄到了快报,呼吁:别让孩子们披星戴月了(详见快报2010年11月5日封6版)!而事实上,对于中小学生的到校时间,教育部门本就有规定。如南京市教育局2008年对全市小学初中冬令作息时间作出规定,学生的早晨到校时间推迟到8点。

  而在林振山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几个学校(抽样班级)几乎所有学生都在7点半前到了班上,全班学生被管理得比上课还要有秩序。林振山说,一旦被查到,有关学校领导把责任往班主任身上推,主管部门也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当事老师进行批评再“责令”学校进行整改。而学校写个书面材料后,继续照旧。

  【观点“对对碰”】

  建议:

  中小学统一8点钟上课

  一般来讲,7—15岁的儿童每天需睡9—10个小时。但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晚上10:30—11:30才做完作业休息。因此,林振山认为中小学生7:20—7:30起床是较为科学的。以此推算,8点(以后)上课才是合理的。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对学生本身会造成不良影响,不但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发育,还会导致学习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长期这样下去,恐怕国民素质也得下降了。”曾研究过心理学的林振山对此表示担忧。

  如何确保8点上课的执行效果呢?林振山建议,首先由省教育厅尽快颁布有关规定。其次,建议组建由省、市教育部门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若干个检查组,随机检查,一旦查到有关班级违规,该校的一把手校长就地免职。

  反驳:

  统一上课时间不现实

  “‘一刀切’统一8点上课,这不现实。”省政协委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主任邱学林坦言,每个城市、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情况,学生的到校时间需综合考虑交通、习惯等因素,不可能一个标准全省都适用。

  “适当早起,到校早读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提倡。”对于林振山的建议,省政协委员、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陈亭华表示不赞同。陈亭华所在的第五中学要求学生7:40到校早读。他表示,早上的时间非常宝贵,8点上课之前,学生们读读语文、英语,既能加强记忆,培养一种学习习惯,也能适当让学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要不一来就上课,学生可能进不了状态,影响听课效果。”快报记者 鹿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