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新京报社论:如何让“湄公河惨案”不再发生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0-14 11:0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相关国家在彻查“湄公河惨案”真相,严惩幕后真凶的同时,如何重造“黄金水道”的安全,防止“湄公河惨案”再次发生,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12名中国公民被害、1人失踪,“湄公河惨案”震惊国人。
  昨日,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泰双方均高度重视此次事件。中方已要求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协助尽快查清情况,要求泰方高度重视此案,尽全力调查事件真相并尽早向中方通报结果,要求对我方派出的联合工作组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必要协助。
  近年来,此河道一直“河盗”不绝,过往船只被劫事件屡有发生,有人甚至惊呼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大有变成东南亚“索马里”之势。被劫船只“玉兴8号”船主郭志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在以前这样的事情可能有好几十起、上百起。据《新京报》报道,中国货船“载鑫号”半个月前曾一日两遭劫持。所以,相关国家在彻查“湄公河惨案”真相、严惩幕后真凶的同时,如何重造“黄金水道”的安全,防止“湄公河惨案”再次发生,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金三角”地区因为历史原因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治理格局,一度成为臭名昭著的制毒、贩毒天堂。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与联合打击之下,该地区的毒品犯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猖獗。但“按下葫芦起来瓢”,“河盗”又开始横行湄公河。这说明,该地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开始威胁平民的生命安全和该地区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
  面对新的安全挑战,中国和其他三国应展开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寻求新的社会安全治理方式,以保护往来于这一地区中国公民及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安全。
  2007年外交部颁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尽列了境外华人寻求领事保护的方式方法,为在境外遇险的中国公民提供及时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从2007年开始,我国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彰显了国家责任。然而,《领事保护》只能应对已知和未立即处于危险结果的事态,对处于紧急危险及不明威胁之事,领事保护常常鞭长莫及。像湄公河惨案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外交层面上的领事保护措施所不能解决的。
  要切实保护境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应考虑几个因素:一是不可以把有组织、有目的对中国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伤害的行为,只视为一种可凭借当事国警力和法律就能解决的“普通刑事案件”。如有必要,中国可考虑向当事国派驻警察武官。2006年前中国人频频在南非受害,中国与南非政府经协商后,中国派驻了警察武官。金三角地处中国与东南亚贸易黄金走廊重要位置,中国也应把这一河道的安全视为不可忽视的国家利益关切所在。
  第二是可依据国际法及亚丁湾模式,对于一些海盗横行及贩毒犯罪作乱的国际区域,可以在经过多边协商同意后进行武力护送,就像中国海军护航亚丁湾,以确保国际贸易航线的安全,更保护各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不受非法侵犯。
  第三则是尽快建立周边及境外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就存在的风险,及早向当事国提出,敦促当事国履行认真调查和协助处理之责。
  2008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将加深与各国经贸、交通、能源、禁毒等领域的合作。现在湄公河“河盗”之患突出,看来也急需加强安全方面的合作,这也是深化湄公河流域各国关系和经贸往来的要求。
  湄公河金三角水域的匪患已成周边多国政府眼中之顽疾。在此“特殊”地域,应“特殊”对待,总之,千方百计保护我公民海外安全,任何时候都须摆在第一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