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整合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巩固(3)
(二)发挥学术话语的协调作用。学术话语在三种话语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因此,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学术话语应该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
1.推动学术话语引领大众话语。首先,学术话语要通过解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价值等,建构社会制度和规则,形成社会行动的秩序体系,确立社会价值体系,引导大众话语。其次,依靠有效的学术话语内容和合理的话语言说方式对大众思想进行改造,使大众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从而在一定范围取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把握、了解,达到思想和价值的认同。最后,学术话语要以问题为核心面向大众,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提炼贴近大众的日常语言,吸收基层的思想和话语,增强理论成果的表达和问题解释的通俗性,避免政治化、空洞化话语。
2.学术话语要合理解读政治话语。这就要求学术话语首先要立足于实践概括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在解读政治话语中提升思想、创新表达、形成特色。一如费孝通先生在实践基础上提炼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以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既具有中国气派又符合时代精神的话语特色。其次,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政治话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包括的概念、判断和表述是构成政治话语的核心元素,使之体系化、逻辑化是形成政治话语科学性、完整性的根本保证。第三,强化学术话语解读政治话语的理论深度。这就需要深化理论研究形成学术规范和体系,加强思维的逻辑性训练和理论的深刻性研究,辅以学术话语解读和恰当的表述方式,避免教条化、标签化的趋向。
(三)促进大众话语的理性回归。信息时代由于大众话语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在解构宏大叙事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同时建构起平凡叙事的大众意识形态,从而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由于其立足于日常生活之中,凭借现代传媒的手段以其特有的渗透性、功利性、自发性迅速处于膨胀状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产生了冲击,因而必须促进大众话语的理性回归,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规范。
1.增强大众话语的社会责任意识。鉴于大众话语多处于自发状态,所受约束较少,因此必须增加在公共话语空间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话语内容上进行选择与净化,对一些诸如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必须进行强制性的规范。话语言说者要坚持以事实讲话,形成理性、客观、平等的大众话语交流平台。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大众话语,提高大众的文化、政治素养,形成有利于培养大众社会责任意识的文化条件和价值观念。
2.大众话语应以公共利益为依归。随着社会群体的分化,原来单一整体性的利益主体趋于瓦解,大众的利益主体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大众话语往往成为个人利益诉求的载体,对话常常演变为利益的冲突。要使大众话语回归到理性的轨道,就必须确立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依归的大众话语参与原则,通过大众话语互动、话语协商使得公共利益得以有效聚合。在大众话语实践中协调不同话语主体的利益诉求,包容不同话语主体的观点。多元利益冲突中要以公共关切和公共利益为核心,注重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出发点。
总之,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话语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立足于话语创新,通过协调话语之间的关系促进话语良性互动,在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整合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
参考文献:
〔1〕Wilson.John.PoliticalDiscourse〔C〕//D.SchiffrinTannen&H.Hamilton.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Oxford.Blackwell,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任天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5〕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程广云.学术突围:重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J〕.江海学刊,2010(2).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秦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思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9)下.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