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唐诗中的酒(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7: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语涵
分享到:

 

  二、谴愁之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名“欢伯”⑧,醺醺然,陶陶然,解愁消忧。忧愁苦闷的时候,诗人或小酌自饮以开怀,或呼朋引伴共醉谴愁,酒入愁肠,挥发的是愁绪,升腾的是亢奋,感情的压抑与苦闷,现实的束缚与羁绊,都在酒精的燃烧下,在饮者的胸襟沸腾。

  古人穷愁千头万绪,伤春悲秋,忧时叹世。愁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纷繁俗世,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何处难忘酒?去国离乡,驻外戍边,远行游子衣衾寒,闺中思妇泪阑珊,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直上青云间,人生自短促,世事总无常。不如饮美酒,解此百千愁。

  古代文学的主题被今人概括为十个方面,⑨而每一个主题最后都能发展成愁。庄子曾发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身,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的慨叹。身的不自由,便是各种愁绪的来源。惜时春恨是人生苦短,怀古悲秋是念古伤今,生死游仙是人皆有一死,思乡相思是身难自主,出处黍离是外界的束缚。惜时与春恨的主题,有一种浓厚的生命易逝的忧虑与盛年难再的叹惋。忧患时间与生命的思想在魏晋乱世的人性觉醒中得到放大,并逐渐从集体无意识转化成显著的社会思想。于是诗人借助酒,来达成心与神的自由,超越身的不自由。身的束缚与压抑,在酒的燃烧与放纵中,被一一打破,心从现实枷锁中挣脱出来,自由超然,悠游物外,不惊荣辱,不慕浮名,心轻万物自逍遥。

  唐代诗人继承了这种思想,具体表现在诗中就成了春愁无穷极,悲秋叹华发,多饮美酒,以销春愁。比如李白《月下独酌,其三》,就是三月春光引发春愁。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李白《月下独酌,其三》)

  诗人面对大好春光,万物复苏,发现新的一年已经来临,自己却又老了一岁,自然界却是岁岁更迭,无生死。悠悠天地,岁月流逝,再好的年华也抵不过时光,人生易老天难老。诗人不堪对此春愁,遂饮酒解忧。酒入心胸,情绪逐渐被激发、释放,受压抑的性情挣脱世俗的束缚,恍恍惚惚,神游物外,物我两冥,精神不知遨游于何处仙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缥缈恍惚间,诗人以迷蒙冷峻的醉眼与超然的心灵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自我力量得到无限的提升,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一死生,齐万物,彭祖未为寿,夭折未为殇。饮酒之后,这种神妙高远的状态,迷醉虚静的心境,恰合老庄自然之境。对俗世的超越,对自由的追求,还有与天地同在、与造化为一的自然状态,让俗世的愁绪显得如此浅薄与无谓。

  酒的独特魅力正是在于醉酒时产生的迷离。有人饮酒以后,进入醉乡,达到无思无虑、无知无欲的境界,这种境界被古之饮者视为与老庄的形神合一的自然境界相同。也有醉而昏昏然、颓颓然者,天地日月为之失色混乱,产生迷醉与狂乱。饮得烂醉之时,心智判断尽皆失常,城门能看成七尺闺门;江河湖海,醉眼看去也只是寻常沟壑,此皆酒乱其神⑩。醉酒后的无理性状态支配着饮者,这种状态在对清醒时难以达到,必须借助酒这一狂药来达成。无理性状态下,世界仿佛重构,自身力量感与高度感得以无限膨胀,“醉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⑾,心轻万物,从人生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的无限自由。

  注释:

  [1](宋)朱肱.酒经.转引自吴龙辉.醉乡日月:饮酒艺术经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02

  [2](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载:“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

  [3]瓦盆,可盛酒,杜甫《少年行》(三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4]“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酒君不乐,花月奈愁何。”(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

  [5]“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李白《悲歌行》)“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兔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白居易《劝酒》)“劝君莫惜金樽酒,年少须臾如覆手。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温庭筠《醉歌》)

  [6]王瑶.文人与酒.转引自冯友兰等著;骆玉明选编.魏晋风度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01

  [7]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转引自冯友兰等著;骆玉明选编.魏晋风度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97

  [8](宋)窦苹《酒经》:“酒为欢伯,其义见《易林》,无贵贱贤不肖,中外共甘而乐之。”转引自吴龙辉.醉乡日月:饮酒艺术经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1

  [9]“惜时、相思、出处、怀古、悲秋,春恨、游仙、思乡、黍离、生死。”转引自王守国.酒文化中的中国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1900.96

  [10]《淮南子》卷十三记载醉者:“夫醉者俯入城门,以为七尺之闺也;超江、淮,以为寻常之沟也;酒浊其神也。”

  [11](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4

  参考文献:

  [1]吴龙辉.醉乡日月:饮酒艺术经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1,102

  [2]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2.478

  [3]冯友兰等著;骆玉明选编.魏晋风度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97

  [4]王守国.酒文化中的中国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1900.96

  [5](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