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感受《左传》的修辞学艺术(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3 17: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邹叶君
分享到:

 

  2、暗引:不说清引言出处的引用方式

  主要例子:①郑伯闻之,见虢叔曰:“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庄公二十年)②吾闻之,兵不戢,必取其族。(裹公二十四年)③齐高疆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定公十三年)

  陈骙将《左传》引用的作用归纳为:《诗》《书》而降,传记籍籍,援引之言,不可具载。且左氏采诸国之事以为经传……援引《诗》《书》,莫不有法。推而论之,盖有二端:一以断行事,二以证立言。由此可见,《左传》的引用方式,对后世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正如张高评先生所说,《左传》用典,即引用诗书之文,开后世用典之先河。

  (二)借代

  陈望道先生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解释为:“所说事物纵与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作品中还是大量存在的。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一例子里,用肉食者来借代指那些具有权位的贵族们,一方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些贵族们的生活和饮食状态,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文字十分的简练。又如“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个例子里面,是用池来借代护城河,一方面节省了文字,另一方面这个池字和上句里的城字相互对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避讳

  春秋末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加剧,各个诸侯大国都在谋取着宏图大业、小国也希望能在这种不断加剧的战争中能够保全自己。于是各国之间频繁地相互往来,在与其他国家以修睦关系为目的的外交活动中,为了避免犀利的言辞而有失礼节,广泛使用避讳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接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

  至于避讳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作品中也是能在很多地方看见的。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隐公元年)其实,黄泉在古时候最初的意思只是单纯指来自地下的水,后来人们觉得人死亡后是埋葬于地下,所以把它用来比喻死亡。这一说法也沿用至今。再如“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这个例子里面的“衅鼓”说的是古时候的一种风俗习惯,那时候的战争里战胜国在杀俘虏的时候会把他们的血涂在新的鼓上面,所以这也是“死”的一种代称,这些借代用法的存在,使人们只看到死亡时积极平静的一面,至于死亡的其它方面比如如痛苦、恐惧以及丑陋等方面则被很好地掩盖了。

  (四)婉转

  委婉,通常也叫婉曲、婉言等,是指在特定情景或情境下,说话人因为有一定的顾虑,不能直接表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或内容,而只能用其他而相对婉转或转折一点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格。构成这个辞格,约有两种主要方法。《左传》中,委婉语运用的十分广泛和生动,它反映了一种思想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对于《左传》文公十五年载“宋华耦来盟……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臣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所使用的婉转修辞手法,陈望道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宋华督弑殇公,在桓公二年,这里只说“得罪”。有华耦“无故扬其先祖之罪”,是不敏,而文中只说鲁人以为敏,都是只用隐约闪烁的话透露本意的婉转格。

  (五)排比

  陈望道先生说,“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表达出的,名叫排比。”排比主要是一口气说出一系列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话,主要作用是为了能达到增强文章气势的效果。排比句在《左传》中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并且形式很丰富,现列举如下: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②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文公元年)③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成公九年)④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隐公十一年)从以上例子中,不难发现,排比这一手法的运用在《左传》中还是相当频繁的。

  三、小结

  谈到作品中的修辞方式,真的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精彩绝伦。其在史学和艺术上的巨大的价值,以及在语言、语法修辞上的价值,绝对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文学宝库。《左传》以高度的艺术性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的地位。正如学界所说的那样,其修辞服务于时代,时代的风貌又在修辞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修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史传文学开山之作和中国第一部详实完整的编年史的《左传》,凭借着自己形式多样的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尤其凭借着其外交辞令的简练和深刻而著称于世。正是大量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其外交辞令能够用简洁的文字,传递了极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形成其独特的辞令美的风格。因此适当地研究《左传》中的修辞艺术是非常值得的,这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

  [2]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