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春》看岛崎藤村的自然主义特色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3 16: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云霞
分享到:

 

  摘 要:《春》是岛崎藤村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分水岭。从《春》开始逐渐摆脱社会小说的性质,转变为自我告白的小说。本文首先论述了岛崎藤村从社会性小说向自我告白小说的转变,继而分析了岛崎藤村自我告白小说与日本其他自然主义作家的不同之处,最后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岛崎藤村;春;自然主义特色

  一、从外部世界走向内心世界

  《春》是岛崎藤村最初的新闻小说,也是他的第二篇长篇小说。与《破戒》不同的是,这篇小说远离了虚构,描写的是作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这部小说从岸本拾吉(岛崎藤村)关西旅游归来,和青木骏一(北村透谷)、市川仙太(平田秃木)、菅时三郎(户川秋骨)三位好友相聚写起,相继再现了《文学界》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各自的生活和思想斗争,描绘出了一幅青春的群像。这群接触到新的思想、自我觉醒的知识青年,想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之春”、“理想之春”、“艺术之春”,但是黑暗的现实阻碍了他们前进的道路,迫使他们苦闷、失意、徘徊和走投无路。在《春》的前半部分,作者以移动的视点描写了文学界同仁各自的思想和生活,但在青木(北村透谷)自杀后,小说的视点就固定在了岸本(岛崎藤村)一人的身上,着重描写了在失去朋友、恋人同时又被家庭生计所羁绊的岸本的心路历程。正因为这点,《春》一直被认为是岛崎藤村的第一部自传小说,也是岛崎藤村从外部世界走向内心世界的开始。

  藤村从《春》迈向以内心世界为主的自我告白小说之列之后,相继创作出了《家》、《新生》等私小说,达到了岛崎藤村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高峰。田山花袋的《棉被》也在同一时期发表,其大胆、露骨的描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棉被》一直被认为是决定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方向的作品,在手法上、方向上,对今后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有很深的影响。虽然藤村的《春》和田山花袋的《棉被》都是描写的自我亲身经历,都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但是藤村所倡导的自然主义和田山花袋的自然主义并不完全相同。藤村的自然主义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二、岛崎藤村自然主义的特色

  藤村的自然主义就是排除一切空想,单纯地追求真实的现实。真实是藤村自然主义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共有的原则。但不同之处在于,藤村在描写自我内心的真实的同时也透露着些许的社会性,并不是像田山花袋那样进行彻底的露骨描写。这也是藤村妥协性的一种表现。也正是这种妥协性让藤村走上了与其他自然主义作家不同的道路。

  这种妥协性表现在藤村文学中就是情感表达的暧昧性。这种暧昧性就是藤村与田山花袋的自我暴露以及后来破灭型私小说作家的最大的不同。在《破戒》中这种暧昧性还不是很明显,从《春》开始,从藤村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这种暧昧性就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在《春》的八十章中记录了市川说的一句话:“岸本、你怎么认为?我们是不是过早地来到这个世界?藤村并没有直接描述对社会的不满,而是很委婉、暧昧地表达出了对社会的失望和无奈。在《春》的最后描写道:“岸本坐在开往东北的雨中的火车上,脸靠在车窗上,轻轻地嘟哝着:啊,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要想方设法活下去。”①在北村透谷死后,文学界的同仁们也都为自己的目标,各奔东西,辅子去世的消息也同时传来,一种孤独感瞬间包围了他,他想到自杀,但最终失败了。后来在家庭的纷争和烦恼中,他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他想要继续活下去,回归社会,重新认识和寻找自己。所以他才说“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要想方设法地活下去”。这句话很暧昧地表达出作者想要在这个让人感到苦闷和窒息的社会中继续寻找自己人生的春天。正是这种暧昧的表达,使藤村在表达自我内心的同时总是流露着一种社会意识,从而形成藤村独特的自然主义。

  虽然通过妥协他和社会保持了平衡,但心中的烦恼和苦闷却越来越多,沉重的心理压力只有释放出来,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才能真正地化解自己的生存危机。藤村选择用文学创作来释放这种心理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想说没能说的想法,想做没能做的事情,在文学中展现出来,以此来解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减轻心理负担,从而实现内心与外界的平衡。因此真实成为藤村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早在年轻时期藤村就读过卢梭的《忏悔录》,学到了在坦白真实中谋求自我生存的方法。在《春》中,虽然岸本很清楚自己与辅子已经不可能了,但他仍然坚持对辅子表白,从这里就能看出藤村对内心世界真实的执着追求。在文学中追求真实的自我来缓解生存危机和紧张心理。因此,在追求真实的同时使用一种暧昧的表达就成为了岛崎藤村自然主义的特色。

  三、岛崎藤村与众不同的原因

  藤村的这种暧昧的表达遭到其他自然主义作家的谴责,被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伪善,然而一般的读者却很喜欢这种表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思时,必须要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必须考虑社会中的人情世故,这种暧昧的表达正好符合这种社会需求。从这点也能看出岛崎藤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意识。而其他作家那种自我暴露、自我破灭的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行得通。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岛崎藤村并不是想要完全脱离社会,只是想谋求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平衡。

  岛崎藤村的这种对社会的妥协性根源于他少年时期形成世界观,之后的人生选择和阅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世界观。藤村少年时期,远离父母,在别人家或者当书生,或者当养子,一直过着寄居的生活。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岛崎藤村学会了与周围的妥协,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不冒犯他人。这种与周围相调和、妥协的世界观影响了藤村的一生。岛崎藤村的一生可以说是漂泊的一生,每当藤村在遇到人生难题时,总会选择漂泊。当他喜欢自己的女学生藤原辅子但又不能相爱时,他辞去了明治女学校的教师职位,选择了去关西旅行;当北村透谷自杀,藤原辅子病死,哥哥入狱,家庭重担落在自己肩上等这一连串的打击出现时,他选择了离开东京,去仙台的东北学院任教、生活;当后来自己的妻子去世,与自己的侄女发生不伦关系后,他选择了去法国巴黎去旅行。这一次次的漂泊实际上就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退让和妥协。每当藤村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自己深陷生存危机的时候,他都以这种漂泊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危机,以退为进,而对藤村来说,每次的漂泊都是对社会的回归,都是寻找真正自我的新征程。

  四、总结

  岛崎藤村从《春》开始逐渐远离现实社会,走向了自我的内心世界,开始在文学的世界中追求真实的自我。但又在少年时期形成的与周围妥协、调和的世界观的影响下,在生活中用漂泊来解决自己的生存危机,从而在小说创作中用暧昧的表达折射出一种社会意识,从而表现出对社会的妥协。同时通过真实的告白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获得精神的解放。因此,可以说“暧昧、社会意识、真实”就是岛崎藤村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也可以说岛崎藤村走的是一条折中的自然文学创作道路。然而正是这种折中的选择造就了独特的日本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注释:

  ① 岛崎藤村著. 春[M].陈德文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218页

  参考文献:

  [1] 川岛秀一著.岛崎藤村论考[M]. 樱兰社出版,昭和62年

  [2] 刘晓芳.岛崎藤村的近代自我[J].国外文学(季刊),2004,(1)

  [3] 岛崎藤村著. 春[M].陈德文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福田清人、佐佐木徹著.岛崎藤村<人和作品>[M].清水书院出版,昭和41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