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交叉小径的花园》到《迷舟》看叙事的“迷宫”(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2 15: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左传韵
分享到:

 

  三、“迷宫”中来回折返

  博尔赫斯小说中的镜子与迷宫生成了大家探究的文学意象,这两大意象模糊了想象世界与现实利益,为文本的多重意蕴提供了无限阐释的可能。《交》就是以某种意象的重复出现作为连接情节和展开故事的核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中,探索人格的多重特性,形成一种颇具寓意的文本结构。在格非的《迷舟》中我们发现了博尔赫斯《交》的结构精髓。二者具有十分相似的结构,都暗含着一种阻隔:前者是警卫员监视,后者是理查·马登上尉追捕暗杀,他们在背后操纵时间与命运,同时也间接导致主人公的被害。所有暗示、预言、背后的监视等因素都成了对未知命运的迷惑。时间一天天紧逼,人物内心的恐怖感也日渐增强。这种时间的紧迫感是由于某种未知的恐惧心理,以及对难以预测的可怕事件的忧郁而产生。

  “迷宫”是博尔赫斯迷恋的意象,所谓小说创作的迷宫,则更体现在作者塑造的虚假性与真实性,不断地左右读者,撇开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又拉近读者的期待视野。这种对称与不断变换的创作方式,使小说自身成为一座形式上的迷宫。这座迷宫里有一条小径通向中心,这就是表层故事揭示的间谍故事的小径。间谍故事的小径又向四方扩散成许多通向其他文类的小径。如故事一开始所描写的俞琛面对追捕命运的心理活动,是心理小说的特点,并有意识流的特征;俞琛到达阿尔贝花园时,多种交叉、互渗在这部篇幅短小的小说中,作者运用高超的迷宫技巧使诸种文类的交叉不仅没有杂乱的特性,反而达到了他为小说的虚构现实增添复杂性的目的。

  四、 结语

  格非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受博尔赫斯叙述手法的影响,格非在传统和现实中穿梭,他的作品更偏向现实。格非站在世纪的交叉口,对社会和文化的全景式考察,这不同于博尔赫斯认为的写作是“个人的事情”。 但中西方的两位作者都是以人性为基础,探讨在复杂世界中,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本身的清楚认识,接受迂回挫败的人生。

  注释

  ① 格非.塞壬的歌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② 格非.迷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③ 格非.卡夫卡的钟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A]//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

  [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24.

  参考文献

  [1] 格非.迷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2]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小说集[M].王永年,陈泉,译.杭州:浙江

  文艺出版社,2005.

  [3] 陈光孚.对博尔赫斯作品的解析[D].外国文学,1985.

  [4]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谈创作[M].段若川,译.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5] 方克强.迷宫:格非的小说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社版),1999(3).

  [6] 季进.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J].

  当代作家评论,2000(3).

  [7] 张新颖.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小说[J].上海文学,1990(12).

  [8] 张清华.叙事·文本·记忆·历史——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

  哲学、历史诗学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4(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