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0-19 11:5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曾俊俊
分享到:

 

  有的作家认为,只要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即可具备民族性,普希金对这一种观点也持怀疑的态度。俄罗斯使用法语、引入其他国家的语言,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俄语与俄罗斯文学一样,还处于成长期,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这就使得难以使用俄语来进行文学创作,更不用说创作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普希金认为,当时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是接受的外国的教育,俄罗斯人民也都习惯了用外语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来进行社会交往。而俄语才处于发育期,一些较为深奥的学科知识难以用俄语来表达出来,例如思想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等。即便是最为一般的文章,也需要在写作时创作出一些词汇才能够加以表述。这种现状下,俄罗斯人早已养成了习惯,习惯了用成熟的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念思想。所以,认为用俄语来进行文学创作就可以凸显民族性,这是不正确的。在普希金看来,创作民族性文学的首要任务不是排斥其他国家的语言,而是要能够在把握文学民族性概念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以此来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性语言。在《论文学的民族性》这篇文章中,他对写作的语言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而是将重点放在讨论民族题材等相关的问题上。

  普希金的著作《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是被世界文学界所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范本。普希金在这本小说中将俄国发展过程的一段时期的社会状况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创造出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以多余人的性格为主线,在作品中描写了一些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景及具有特色的乡村的面貌,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度剖析。这本著作被别林斯基称为"百科全书"。杜勃罗留夫认为,作品中的"多余人"是当时俄罗斯民族的典型,该作品具有较强的本土特色,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性文学作品。普希金这部作品开创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受其影响,俄罗斯后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与"多余人"相似的人物塑造,例如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作品中的罗亭等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人物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与叶甫盖尼·奥涅金有相似之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巅峰之作,它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是普希金在文学民族性方面探索的首要成果,它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随着这部著作及其他作品的相继完成,普希金逐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逐步完成了肩负的光荣使命,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应该培养一个凝聚力较强的杰出领袖人物或者英雄人物。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或国家才能够凝聚力量,才能够抵御住外来的侵略,才能够临危不惧,才能够得以发展。普希金在那个时期便充当了杰出人物这一形象,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凝聚力量。他为俄罗斯的民族性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那个时代指引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在创作文字作品的时候,要能够从俄罗斯的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能够凸显出民族特色。从实际来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在写作上超越他。普希金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诗人,也正是因为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别林斯基称他为俄罗斯民族诗人与人民诗人。

  参考文献

  [1]张安琪.从普希金作品"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吴晓都,王博.普希金与俄罗斯文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9,01.

  [3]陈训明.普希金关于文学民族性与人民性的论述[J].国外文学(季刊),2002,02.

  [4]别列左瓦娅,别尔里亚科娃,陆人豪.俄罗斯文化的普希金模式[J].文化研究,2009,08.

  作者简介:曾俊俊(1991.06-),女,江西德兴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俄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