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新编武术操在中学课间操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20 16: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詹莹莹
分享到:

 

  2.2.3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受到忽视

  武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质、精神的修养,主张通过身体锻炼达到自身内外的平衡协调。新编武术操在课间操开展,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习武者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的武艺与武德教育;促进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久而久之,能使学生领悟到个人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服务。但是如今不少中学体育课形式多以放羊式为主,教师自己不知道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有何重要意义,甚至在有些不发达地区,体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本不懂武术,武术精神更不用提。这种环境下武术的教学显得单调空洞,学生只学到单个动作或者组合,无法体会武术的内涵和精神。

  2.2.4西方文化的侵袭,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观念正借助各种媒介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这导致中国的青少年学生们踊跃学习跆拳道、瑜伽、华尔兹等“舶来”项目,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传统节日、生活方式日渐生厌,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跆拳道、截拳道、柔道等也属于武术。在体育领域,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青少年练习者逐年减少,过去曾繁荣一时的武术学校、少儿业余武术训练馆发展也面临困境,奇怪的是作为外来武技的跆拳道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笔者对众多资深体育教师以及中学生进行访谈发现,现在中学跆拳道课比武术课开展得更好,家长甚至建议学校将课间操改为跆拳道培训;学生很少有人练过武术,部分人听说过武术操,但学习武术操的人寥寥无几。可见近些年来学校武术由于申奥运活动的影响和国外武技的侵袭,尤其在中学,学校武术已走向被边缘化的境地,值得武术专家们反思。

  3推行新编武术操在中学课间操的发展思路

  3.1进一步完善中学武术操的编排和修改工作

  当今编排的武术操内容不妥之处要适时修改,要切合中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尤其中学时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现为:感知觉充分发展、注意水平有限、记忆力逐步提高、想象力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我意识更加明确等特点。当今武术操的编排应该从中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特点出发,根据不同阶段编制规定武术操或器械供选择。

  武术操的内容应以长拳、太极拳、南拳等为主,还要穿插一些传统拳术,武术操的形式应增加对练和分合结合的演练,选取具有规律的节奏,配套动感强劲的音乐,巧妙串接的武术操,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另外不同地区可因材施教,编制具有地域性或民间特色的武术操,并在该区域的中学加以普及与推广。每个区域中学武术操应该相同,以便于学校武术操的管理、表演和比赛等活动开展。

  3.2加强对学校武术教师武术操的培训

  教育部和各地区教委、体育局应委托体育院校加以定期开展武术操的培训活动,包括武术操动作规范的传授、每个动作攻防技击涵义及功效的讲解、武术精品课堂示范,武术操汇演的欣赏,表演与比赛活动的设计等内容。选择有创新思维、勤奋好学、热衷体育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培养后备人才。要求其数量少而精,各地区学校成员遍布均匀,培训质量要高,每期培训选择不同的区域的体育教师,既可以减少经费的开销又能达到培训的效果。

  3.3积极举办学校武术操表演和比赛活动

  在当今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虽然规定了武术作为体育课的必修项目,然而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都忽略了武术这一价值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果各学校能充分利用每天的课间余暇时间,将武术操纳入课间活动,将原有的课间广播体操的形式改革成为生动活泼的武术操大汇演,逐渐将武术操精气神和攻防技击意识渗透到学生们的心目中,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他们在汇演中会充分展现自己青春的魅力,积极认真的演练,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诚然,课间习练武术操也可用特别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如一部分学生练习,另外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不仅可以让同学通过看别人的练习感受武术的氛围,还可以让观赏表演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休练结合,达到动静相兼,健身强体。

  3.4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学优先推广新编武术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一些高雅的、时尚的东西,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但是这些美好的追求都需要有一定的环境配合,其中包括练习场地、服装、音乐等,而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竟连个正规的操场都没有,这些学校通常都是选择一块空旷的地来充当操场,操场凸凹不平,尘土飞扬,学生们在操场上学习体育舞蹈、华尔兹显得无比滑稽。而武术操则不同,它对练习场地、服装、音效等物质条件的要求不高,远远低于其他体育项目,教室的走廊、学校的土地操场、河边等均可利用,只要是身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就可以愉快的习练武术操。

  由于传统武术来自民间,民间是武术普及的最佳舞台,况且,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外来文化的侵袭相对较少,采取“先地方再中央”的策略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实施推广并普及新编武术操是一项大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带动经济富裕城市的武术操的发展。

  3.5提高武术在国内学校教育宣传的影响力

  新编武术操能否在很好的在学校课间操中顺利开展,既要看武术在国际的认可程度,也要看我国教育界对武术的重视程度。记得2013年春晚的武术节目《少年中国》,一经播出获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媒体的赞誉。路透社、美国五大电视网的下属电视台网站等国际知名媒体纷纷追踪报道,甚至在纽约时代广场德尔户外电视大银幕上滚动播出数日。

  由此可见,中国武术在国际的传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而中国武术在国内的普及率并不如理想的那么高,武术教育在普通中学的相对于高等院校武术教育要薄弱得多,原因何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天职。要提高中国的武术人口,学校体育是主要突破口,武术操是值得考虑的载体。大众媒体应该加大对武术传播的宣传,教育部、教委、体育局乃至各级武术负责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武术教育,尤其是中学的武术教学这块领地必须牢牢把握,切不可松懈,积极引导武术在学校体育中播种、生根、发芽、开花,使武术在中学教育这块阵地上永远传承、发展、光大。

  综上所言,新编武术操在我国中学课间操开展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虽然新编武术操在中学开展中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因素和问题,但随着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相信在中国武术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完善新编武术操,使其更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成为中国学校体育课间活动不可缺失的项目之一。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