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2)
第三,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评价。首先,农民对于新农保制度的整体评价较高。76.7%的受访者认为新农保制度比较好或非常好,12.6%的受访者表示新农保制度一般,认为新农保制度不太好或者是非常不好的占3.2%,其余的7.5%表示无法对制度作出评价。由此可见,农民对于新农保比较认可,评价较高,绝大部分对于新农保持肯定和欢迎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充分认识到新农保制度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个人缴费部分相当于是为自身养老进行的储蓄[3],迟早是自己的,因此农民对于新农保越来越认可。认为新农保不够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养老金水平低、参保程序繁琐和管理服务不到位等三个方面。这说明部分农民并不认可“广覆盖、低保障”的原则,也说明新农保工作中存在不足。其次,参加新农保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影响。193位受访者表示参加新农保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占比65.5%;86位表示未带来影响,占比29.7%,其余的11位无法对此做出判断。新农保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少了对养老的担心、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增加了收入和改善了生活状况等积极方面,分别占比为38.7%,30.4%,21%,8.8%;仅有3位受访者表示参保缴费使得其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影响了当前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见,新农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农民对于养老的担心,给农民的主观心理带来一定的安慰和积极影响[4]。综上分析,可以认为全省新农保宣传工作比较到位,农民对于该制度的整体认知情况较为乐观,但农民对新农保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深刻。目前大部分农户选择参保是出于为养老做准备,也有一定比例的农户是出于从众心理而参保。绝大部分农户在制度刚开始实施时就参加了新农保,参保积极性比较高,但是缴费档次的选择普遍较低,这主要是受家庭经济条件和制度设计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导致的。经过几年的参保之后,超过80%的农户表示对新农保很认可,但同时对较低的养老金水平设计和参保缴费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表达了不满。
三、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新农保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新农保制度了解不够细致。特别在新农保实施初期,通过成立政策宣传组、村干部入户、悬挂宣传标语、印发新农保政策问答手册等方式对新农保进行了大力的宣传,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对于新农保制度的了解。但是,农民对于新农保了解并不够全面细致,很大一部分农户对于参保补贴标准并不知晓,几乎没有受访者了解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这不利于农民对于新农保制度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和缴费档次选择,进而影响到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和质量。
第二,缴费档次普遍偏低,致使保障水平较低。农民参保绝大多数选择的是100元缴费档次,占 82.4%,只有一小部分选择了年缴费200元和300元及以上的缴费档次。根据新农保的工作办法算,按每年300元档次,地方政府每年补贴50元,缴费30年,平均利率为3%,则到60岁时个人累计储存额为16651元,除以139,则月养老金为120元;若按年100元档次连续缴纳15年,则到60岁之后,月养老金仅为70元左右,这很难满足一位60岁以上老人的日常开支,保障水平十分有限。低档次的缴费选择一方面是受到家庭经济情况的制约,另一方面主要是对新农保的运行和管理不够信任,因此选择时候较为慎重。
第三,参保补贴缺乏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虽然省文件明确规定“对于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提高的部分由各地财政承担”,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很少兑现这一“激励措施”,大多都是按照每个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为每年30元,不随缴费档次的提高而增加,使得参保缺乏了一种激励机制。受访者中,9.1%的受访者认为缴费档次低的话,政府给予的参保补贴所占比例高,这样更划算。可见,激励机制的缺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第四,网络办公覆盖范围较小,须扩大。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新农保工作采用的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发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但是,该信息管理系统只覆盖到乡镇一级,行政村一级并未通网络,因此行政村一级的保费收缴工作均采用人工手写方式,大大增加了工作的繁琐程度,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扩大网络办公覆盖范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推动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对于新农保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民对于参保缴费档次的选择,因此,在新农保的宣传工作过程中,应尽量详细精确地进行政策介绍,保证农民能够对政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帮助其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对农民参保实行激励机制。农民缴费档次偏低,主要是由于收入偏低和参保缴费中激励机制的缺失,因此,应将新农保工作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各项措施结合起来,解决农民参保费用问题。同时,增强激励机制,比如随缴费档次的提高,参保补贴也相应上调,以激发农民的参保缴费积极性。
第三,扩大网络办公覆盖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对新农保工作的财政支持,扩大网络办公覆盖范围,使其深入到村一级,使新农保的参保缴费实现网络化,形成从上至下的完善体系,提高效率。
第四,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开发、道路修建等工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或房屋,失地补偿费用又不能及时足额发放,使得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晚年生活保障。因此,应更加注意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避免由于农民没有资金而不能参加新农保,或是因担心养老无保障不愿流转土地经营权。政府部门应落实失地补偿,努力实施新农保政策,鼓励农民用补偿款参保,解决论文网站土地征用和养老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昌平.中国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08,(10):38-41.
〔2〕卢海元.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6):2-8.
〔3〕田小红,于艳丽,等.新农保对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影响的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3):5-8.
〔4〕农玉珍.广西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桂海论丛,2009,25(4):77-7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