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辣椒病虫害防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2-31 11:0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总结了辣椒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消毒处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化学防治,以为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辣椒种类繁多,有尖椒、圆椒,有辣的也有甜的,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 在辣椒的生产中,从播种开始到果实收获,几乎都受到病虫的侵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辣椒生产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辣椒品质的优劣、产量的高低乃至辣椒生产的成败。现根据辣椒病虫害的发生特性,提出防治方法,以提高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 
  1选用良种 
  搞好常规品种提纯复壮与新品种培育,选用抗病虫良种,禁用转基因品种,从无病健壮株上采种。 
  2消毒处理 
  2.1种子消毒 
  一是晒种。播前晒种2~3 d,可杀死部分病菌。二是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后用3倍种子量的55 ℃的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30 ℃时停止,再浸泡12 h,催芽播种。三是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 ℃清水中浸15~20 min,除去秕籽,再浸种4 h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溶液浸泡15 min,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2.2床土消毒 
  于播前15 d,先将床土挖松,再浇灌福尔马林(甲醛)稀释液。配法是:每1 m2苗床用福尔马林450 mL,加水18~36 kg(视床土干湿情况)。另外,要配制多菌灵药土,每1 m3细土用药250 g,掺透混匀,1/3铺床面,2/3覆盖种子上。 
  2.3棚室消毒 
  移植前15 d,选晴天全封闭高温闷棚7 d,病虫初期可用硫磺、百菌清粉剂等熏蒸。 
  3农业防治 
  无论苗床还是大田,选择3年未种过辣椒、茄子、番茄等茄科的土壤且最好是非粘性、能灌能排的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深耕冬灌,杀死越冬虫卵。与麦类间作套种改善小气候,减少病虫。进行地膜覆盖,以改善根部环境,减轻病害,促壮苗早发芽。精细管理,去弱留强,去病留壮,培育壮苗。 
  4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的越光性、趋味性、趋色性等原理,在蛾虫高峰期采用高压汞灯、黑光灯、杨树枝把、机油黄色板、性诱剂等诱集成虫,集中除杀。以上方法经济、安全、有效。 
  5生物化学防治 
  5.1病毒病 
  又称花叶病、疯病、狗耳朵病。 
  5.1.1症状。病株矮小,叶片增厚,叶面凹凸不平,叶色发黄,深浅相间,结椒小而少,侧根很少,花叶及坏死斑,枝或茎产生褐色坏死条斑或顶枯,早期出现落叶、落花、落果,枝叶丛生,果实小而生长慢,黄绿色花斑或畸形。 
  5.1.2防治措施。用钝化剂、黄豆粉或皂角粉11.25 kg/hm2加水225 kg/hm2喷椒;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喷克病灵药液800倍液,或病毒A等药剂;喷0.3%的86制剂,于栽前15 d、栽后30 d及蕾期各喷1次。 
  5.2炭疽病 
  5.2.1症状。是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茎、叶、果实均可感染,病斑初呈水渍状斑点,发展成中央灰白色、周围深褐色圆斑,流行时似水烫一样的蔫状、落叶,久旱遇雨、雨后骤晴、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5.2.2防治措施。用硫酸铜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或65%福美双可湿性粉600倍液,也可用2%农抗“120”150倍液,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及叶背面。浇水时气温低时中午浇,气温高时早晚浇,伏天中午勿浇,以防该病暴发。
 5.3疫病 
  5.3.1症状。发生迅猛,为毁灭性病害。茎枝分杈处出现黑色至黑色斑点,细枝缢缩,病斑开始时呈暗褐色水渍状、圆形,干燥后呈白色至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易脱落。土传、水传病害,风雨溅射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5.3.2防治措施。与大蒜套作,病害轻;苗床湿度大时,撒草木灰或细干土;撒硫酸铜22.5 kg/hm2,可与细砂或细土混合,浇水轻灌;50%瑞毒铝铜1 000倍液、66%CDC 8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1∶200的波尔多液于7、8月灌水前或雨后隔天喷药防治。 
  5.4猝倒病、立枯病 
  苗床病害,折根或干枯,低温、高温、弱光均易引起此病。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 
  5.5软腐病、疮痂病 
  细菌性病害,病初呈水渍状,后成暗绿色似水包状脓泡。喷200 mg/kg农用链霉素或波尔多液或新植霉素,7 d 1次。 
  5.6日灼病 
  5.6.1症状。生理性病害,果肉腐烂,向阳面褪色变硬,失水变薄,淡黄色或灰白色。 
  5.6.2防治措施。合理密植,防止落叶;午前10时,浇水降温或喷清水;用硫酸铜溶液1 000倍液喷雾。喷硼:40 ℃温水50 kg加四硼酸钠0.1 kg喷株;午后3时,喷0.1%氯化钙溶液或过磷酸钙浸出液,叶背、叶面要均匀周到。 
  5.7棉铃虫 
  1年发生4代,喜欢温暖、潮湿处。与棉花上不同的是产卵不光在幼嫩的正面,背面也有。防治策略是压低1代,控制2代,重防3代,扫残4代。具体防治措施如下:①生物防治。用NPV核角体病毒、BT乳剂、白僵菌、阿维菌素、赤眼蜂、青虫菌6号,在3龄以前用药。②敌敌畏灌玉米芯熏蒸。用50%敌敌畏450 mL/hm2灌玉米芯,1 200~1 500根/hm2,椒田架枝熏蒸,可保护天敌。③化学防治。灭杀毙2 000倍液、辛硫磷2 500倍液、敌杀死3 000倍液喷防。④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3号3 000倍夜喷防。 
  5.8菜蚜 
  又称蜜虫、蚜虫等,1年发生15~25代,适温(<28 ℃)、干燥有利于其发生,应掌握早治原则。一是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效果明显。二是人工饲养瓢虫、蜘蛛、草蛉等,释放于椒田。三是生物防治。用80~1 000 mg/kg庆丰霉素喷雾。四是药剂防治。尿洗合剂∶洗衣粉∶水=2∶1∶1 000喷雾,或用50%敌敌畏1 000倍液、70%杀蚜粉2 000倍液、2.5%敌杀死3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2 000倍液、21%灭杀毙3 500倍液防治。 
  5.9蝼蛄、蛴螬 
  (1)毒谷诱杀。小米或玉米5 kg,水煮半熟,稍晾干,互不粘着,拌入90%敌百虫120倍液0.20~0.25 kg,搅匀晾至7成干使用,一般用毒谷22.5~37.5 kg/hm2,可施入土内或土表,也可与种、苗混合。 
  (2)毒饵诱杀。用麦麸5 kg,喷入90%敌百虫30倍液至手捏成团,一触即散时可用,于灌水或雨后傍晚撒于苗、株附近地面,用量22.5~37.5 kg/hm2。 
  5.10白粉虱 
  又称小白蛾,大棚、温室害虫,较蚜虫小,群居叶背吸食汁液,使叶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死亡,易诱发煤污病,年发生10多代,与蚜虫习性相似,趋黄色。可通过黄色机油板粘杀,饲养并释放草蛉,用天王星、敌杀死、扑虱灵2 000倍液喷雾防治。 
  6参考文献 
  [1] 管凌云.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86,192. 
  [2] 何黎红.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08(4):31,34. 
  [3] 邓军,丁淑萍,陈勇,等.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08(10):33-34. 
  [4] 劳赏业.露地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之友,2009(19):54-5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