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的影响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0 10:0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郑洪兵
分享到:

 

  摘 要:为明确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的影响,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耕作农业示范基地(N43°45′,E125°01′),对人工模拟方式不同类型耕层构造处理下玉米叶片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留茬苗紧行松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比垄作苗紧行松提高4.19%和4.29%;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单峰曲线变化,留茬苗紧行松玉米叶片SPAD值均高于留茬苗紧行紧和留茬苗松行松,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耕层构造;玉米;叶面积;SPAD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二位[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由过去的以食用为主,逐渐发展成以饲料为主的粮、饲、经兼用作物[2]。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到诸如品种[3]、气候[4]、栽培管理[5]和耕作措施[6]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耕作措施是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耕层的结构对于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节具有直接作用[7],不同的耕层结构导致耕层土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差异,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合理的耕层结构,对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具有显著作用[8]。然而,目前生产长期小四轮作业,形成了“波浪型”土壤剖面构造,不利于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9]。

  因此,本文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吉林省农科院范家屯香山村试验站通过人工模拟的方式构建不同构造类型的耕层,对比研究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合理耕层,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香山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耕作农业示范基地(N43°45′,E125°01′)。该区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180~220m,年平均气温4~6℃,≥10℃积温2860℃,无霜期140d。常年平均降雨量567mm,主要集中在6~9月。土壤类型为壤质黏土,有机质含量2.82g/kg,水解氮157.41mg/kg,速效磷含量34.27mg/kg,速效钾含量165.13mg/kg。

  1.2 试验设计

  2012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采取8行区,行长10m,小区面积为52m2,3次重复。玉米品种为银河33,播种密度为6万/hm2。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7月24日用米尺测量玉米叶面积,每个处理测量10株。计算方法为:单叶面积=长×宽×系数(展开叶为0.75,未展叶为0.5)。LAI=单株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

  用日本产SPAD-502型手持式SPAD测定仪,分别于6月30日、7月13日、8月13和9月15日测定玉米叶片SPAD值,每个处理测量10株后取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3处理数据。显著性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中的LSD检验,显著水平分别为0.05和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层构造对玉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