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速生银白杨栽培技术的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9 19: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马龙等
分享到:

 

  摘 要:为了实现银白杨的速生和丰产,就必须对其栽培技术采用科学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分析银白杨特点的基础之上,以及结合本地区的特点,针对速生银白杨的科学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林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银白杨;速生;栽培技术

  1 银白杨的生活习性

  银白杨是杨柳科落叶乔木,一般高度在5至10米,树皮为灰白色、棕色或者是灰棕色,叶子一般为单叶互生,呈现卵圆形,长达4至5厘米,先端较尖,基部呈心形。与其他杨树相比,银白杨的生活条件比较随意,生命力比较顽强,喜光,不耐荫。耐严寒,甚至在零下40度的条件下都不会发生冻害。耐干旱气候,但不耐湿热,因此在南方栽培银白杨会易患病虫害,而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是如果在粘重的土壤中就会出现生长不良。由于银白杨根深,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根蘖强,而且抗风、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所以一般说来银白杨的寿命可以达90年以上。

  2 银白杨速生的科学栽培技术

  2.1 土地选择

  选择适宜银白杨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银白杨速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选地时,一是考虑土地的坡度。如果土地坡度超出40°,就不能种植银白杨,因为坡度太陡的土地不适宜日后的耕种,进而会影响到银白杨的生长和以后造林地的生产管理。因此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坡度不大,即小于30°的土地来种植银白杨。二是考虑土质情况,要选择那些无盐碱或者是轻度盐碱的土壤,土壤质地较轻,地下水位适宜,最好地下水位维持在1.5米以下。三是考虑土地的方位,由于银白杨喜光,因此最好选择在向阳面种植,其次再考虑南面、西面、东面,最后是北面。四是不可随意开挖和除去种植地上的植物,这是为了防止出现土崩现象。五是考虑林地的通车环境,如果是无法实现通车,最好整个造林地的规模大小控制在步行路程10分钟左右即可。

  2.2 整地

  对选择的造林地进行细致整理,深翻土地,改变土地通透性,有利于促进银白杨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从而有效提高林地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除了深翻土地层外,还需要处理林地上的杂草和杂木,具体的处理方法要根据所选林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所选林地是荒地,由于杂草和杂木比较多,尤其是一些高出1米的杂草和杂木,应采取环山带状彻底铲除荒地的杂草和杂木,为银白杨提高良好栽植条件。此外,如果选择的造林地周围没有丰富的水源,为了保障银白杨栽植和生长期间适宜的水量,可以在林地周围挖一个储水池。

  2.3 优选壮苗

  选取壮苗是培养速生银白杨提高其质量的关键一步,而在优选银白杨壮苗的时候,还需要有多方面要求。经过试验证明,在优选壮苗时,要选用那些两年根两年干或者是两年根一年干、胸径在3.5厘米、高度在4.5米以上的苗木进行造林,这样的苗木具有育期短、抗害能力强、生长快、出材量高等优点,此外还要求尽量选取那些苗木粗壮,根系比较发达,具有充实饱满的顶芽,无病虫害的壮苗。

  2.4 种植

  在种植时,首先是挖一个深度、宽度、长度等合适的穴,一般情况下,穴的深度为30厘米,长和宽都为40厘米左右,然后利用油动打钻孔器或者是手动打洞器,在挖好的穴底部再打一个深度为30厘米、直径为7厘米左右的圆洞,然后将苗木放在圆洞内,并在苗木的底部切口处喷洒是和银白杨速生的生长调节激素液,在洞底填入适量的银白杨专用固态微生物有机缓释菌肥,最后回填土至于地面齐平即可。在银白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长达40多天没有下雨,就要浇灌适量的水,保证银白杨苗木的快速生长。

  2.5 控制好造林时间

  银白杨苗木的生长也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最佳的造林时间是在春节前。由于苗木是不带根进行栽种的,如果造林时间太晚,树干就有可能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或者是苗木已经出现了发芽长叶的现象,这都会严重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和后期的长势。如果在苗木生长期间遇到春旱问题,就必须立即灌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否则也会造成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态势的下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