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农业主体的发展模式研究(3)
1)为区域消费者提供生态农产品?交易平台建立的基础是实现小规模弱势农业主体供给的规模化,并只向特定区域内的城市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的生态农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农产品的供给方只能是区域内得到平台认可的高品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或传统小规模生产的农户?重点供应区域内城市居民直接消费的季节性农产品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实质上可担任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担保角色,平台的经营不强调弱势农业主体农产品种养植的规模化?成本竞争优势,更多地关注农产品种养殖?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性,并力求通过电子商务的优势来创新农产品供给模式,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销售价格两者间的平衡?
2)强调农产品交易方式的便捷性?结合电子商务的优势,将农产品的供应链虚拟化,并对传统农产品的交易流程进行创新?通过区域内消费者直接预定的方式,减少农产品采摘的提前期?存储时间和周转环节,保证为特定的顾客群体按时按量地提供新鲜的农产品?特别要能满足那些对农产品质量要求高?无暇采购或不方便采购的客户需求,甚至可以以社区或企事业单位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的直接配送服务?
3)融网络休闲与生态农产品真实消费于一体?为了提高交易平台的吸引力,交易平台提供消费者可以参与特殊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功能,实现“虚拟家庭农场”的概念?参与“虚拟家庭农场”的农业主体可以不受规模的限制,只要能提供质量合格的农产品养殖服务就可以成为农产品的供应商?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领养”生长周期较长?价值较大的农产品,可以参与个性化的农产品种养殖过程,观察各个时间段内农产品生长的状态,并提出合理化的委托管理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增强用户对农产品成长的期待及收获优质农产品的成就感,从而可以提前锁定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
4)服务于区域弱势农业主体的社会公益性?交易平台可以免费发布各种农产品或农资的供需信息,为区域弱势农业主体(特别是传统的小规模生产农户)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提供更快捷?更多可选择的渠道?交易平台具有实现订单式农产品供给的功能,可以满足顾客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避免农业主体片面追求产量而采用非生态性的种植方式?平台的社会公益性对弱势农业主体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的多数农业主体没有大量资金建设生态农产品基地的情况下,可将分散的小规模种养殖资源集成起来,提高当地传统农业主体的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对于新型农业主体,可减少其农产品种养殖的盲目性,降低因农产品供需不平衡所引起的价格风险问题?此外,交易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有利于建立起以农业交易平台为主导的市场机制,引导区域弱势农业主体自主发展,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和运营模式的多样性,解决因政府导向所致的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问题?当然,考虑到季节因素?生产周期?价格敏感性?保鲜储藏?重复性日常物流配送等问题,农产品的交易和非农产品的交易方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面向弱势农业主体的交易平台的功能与运营模式设计需要特别的考虑?但关键问题是,要将B2B和B2C等经营理念融入到区域弱势农业主体的农产品运营模式创新中,用于优化高品质农产品的种植?流通?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以“生态?便捷?娱乐和社会公益”的服务理念来锁定区域内的消费群体?
4小结
欠发达区域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片面追求新型农业主体形态的多元化和规模的扩大,而缺乏明确的农业主体发展定位?商业运作模式和战略导向的经验积累或创新,这将导致建立在单一优势资源上的比较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也是目前弱势农业主体运营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弱势农业主体面对区域农业现代化条件上的差距,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需要从自身经营哲学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入手?区域性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可使弱势农业主体能共享供需信息和技术,对稳定产品质量?保障农业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及规避经营风险都有重要的作用?以交易平台为支撑的弱势农业主体间通过合作能打破“小规模分散供给”受制于“大市场”的农产品价值链结构,使弱势农业主体能有效地跟踪市场动向,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定向供给和价格锁定,确保预期收益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徐建华,陈百生,等.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1064.
[2] SASSI M.Agricultural converg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U-15 regions [A].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Conference[C].Gold Coast,Australia,2006.1-19.
[3] KISAN G,JONATHAN P,JAN D.FAO/WFP crop and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mission to Zimbabwe [R].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2010.1-34.
[4] 孙瑞玲.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径与模式选择[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163-165.
[5] 常伟,罗剑朝.技术进步对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以陕西富平农业产业集群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4):85-88.
[6] 高峰,亓秀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2-18
[7] MICHAEL E P.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2):77-89.
[8] ACIKSOZ S.The cluster of urban agriculture:case of bartin-turkey[J].ARIM Bilimleri Dergisi,2009,15(4):348-357.
[9] MELANIE F,TOBIAS H,GERHARD S.Development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electronic trade platforms in US and european agri-food markets:Impact on sector organization[J].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004,7(1):1-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