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3 13:5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红枫等
分享到: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纤维素分解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曲线、酶活等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短杆状;单菌落为浅黄色,能进行穿刺培养;最适碳源为CMC-Na,最适生长pH 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 ℃,该条件下,以5%(V/V)的接种量,该菌株在纤维素培养基中生长48 h后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大值35.5 IU/mL。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Q93-331;Q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1-2533-03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源物质之一,对人类而言,它既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又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我国的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据粗略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可达6亿t左右[1]。虽然纤维素废弃物的资源巨大,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其利用率极其低下,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针对纤维素多而难利用的现状,从枯枝落叶中分离筛选到1株纤维素分解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曲线、酶活等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及开发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土样土样采于武汉东湖学院九曲河河底淤泥。

  1.1.2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NH4)2SO4 0.4 g,K2HPO4 0.2 g,MgSO4·7H2O 0.01 g,蛋白胨0.1 g,酵母膏1.0 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 000 mL,pH自然,试验中加入滤纸条。

  选择培养基[2]:CMC-Na 5.0 g,硝酸钠1.0 g,硫酸镁0.5 g,磷酸氢二钾0.5 g,氯化钠0.5 g,氯化钾0.5 g,酵母膏0.5 g,去离子水定容到1 000 mL,pH 7.0~7.2。

  鉴别培养基:CMC-Na 5.0 g,酵母膏 1.0 g,磷酸氢二钾 0.25 g,琼脂15.0 g,马铃薯100 mL,去离子水定容到1 000 mL,刚果红1 mL(10 mg/mL),pH 7.0~7.2。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0 g,蛋白胨10.0 g,NaCl 5.0 g,琼脂15.0 g,去离子水定容到1 000 mL,pH 7.0~7.2。

  半固体培养基:CMC-Na 5.0 g,蛋白胨5.0 g,硫酸镁 0.5 g,磷酸氢二钾1.0 g,氯化钠 0.5 g,硫酸铵2.0 g,琼脂5.0 g,pH 7.2~7.5,去离子水定容到1 000 mL。

  CMC培养基:CMC-Na 10.0 g,硝酸钠1.0 g,硫酸镁0.5 g,磷酸氢二钾0.5 g,氯化钠0.5 g,氯化钾0.5 g,酵母膏0.5 g,去离子水定容到1 000 mL,pH 7.0~7.2。

  1.2菌种的筛选

  1.2.1纤维素分解菌株的富集培养取河底淤泥5 g,倒人装有5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 min,静置1 h,取上清液10 mL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摇床30 ℃培养3 d,待滤纸条崩解后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1.2.2菌种的初筛从上述富集培养液中取2 mL样品液注入CMC选择培养基中,摇床30 ℃培养24 h。

  1.2.3梯度稀释将上述培养的菌液进行10-1、10-2、10-3、10-4、10-5、10-6的梯度稀释。

  1.2.4菌种的初筛分离将10-4、10-5、10-6三个稀释梯度的菌液涂布到鉴别培养基平板上,每个梯度设置3个平行,分别接种0.2 mL,培养48 h后观察,产生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纤维素分解菌株。

  1.2.5菌种的复筛纯化培养将初筛分离出的水解圈最明显的菌株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每菌株接种3个平板,30 ℃培养3 d,以进行复筛、纯化。

  1.3菌株的形态观察

  1.3.1个体形态观察取少量菌体制作涂片,干燥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特征。

  1.3.2群体形态观察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的液体培养基梯度稀释,然后将10-4、10-5、10-6三个稀释梯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CMC固体培养基上,30 ℃,倒置培养24 h,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并记录试验结果。

  在无菌条件下,将接种针拉直,挑取斜面活化的细菌,直接穿刺到半固体培养基的底部,20 ℃静置培养24 h,观察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检查细菌的运动性及需氧性,并记录试验结果。

  1.4生理生化特性试验

  1.4.1菌株在不同pH下的生长状况在CMC培养基中,分别用1 mol/L盐酸和1 mol/L氢氧化钠调pH 6.0、6.5、7.0、7.5、8.0,每个梯度3个平行,按照1∶20(V/V)接种活化的菌液,30 ℃静置培养24 h,测定600 nm处吸光度。

  1.4.2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设置20、25、30、35、40、45 ℃共6个温度梯度,每个梯度3个平行,按照1∶20(V/V)分别接种活化的菌液,30 ℃静置培养24 h,测定600 nm处吸光度。

  1.4.3不同碳源下生长曲线的制作根据前期试验结论,采用该菌生长最佳的pH和温度,选取不同的碳源(葡萄糖和CMC)分别配置基础液体培养基。分别按照1∶20(V/V)接种活化的菌液,混合均匀后分别取5 mL混合液放入54支无菌试管中,37 ℃振荡培养,分别培养0、2、4、6、8、11、14、17、20、23、26、29、32、35、38、42、45、48 h,每组3个平行,用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选用600 nm波长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生长曲线[3]。

  1.4.4菌株酶活的测定由于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单糖,所以酶活的测定采用DNS法[4-7]。

  2结果与分析

  2.1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结果

  通过筛选试验,在鉴别培养基上,一些菌落周围有透明圈,其中一株菌株产生的透明圈明显,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图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