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红薯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红薯品种86-21不同栽培密度与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关系,寻找最适宜栽培密度。方法:以红薯品种86-21为供试材料,在其他栽培方式和田间管理相同的条件下,设置5种不同密度处理,测定各处理条件下红薯的经济性状及产量,比较5种密度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栽培6万蔸/hm2产量最高,达48.2 t/hm2,为该县适宜推广栽培密度。
关键词 栽培密度;红薯;特征特性;产量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021-01
红薯原名番薯,又名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富含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钙、磷、铁等无机盐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而且红薯享有“抗癌之王”的美誉[1-2]。
红薯是龙山县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为了探讨红薯品种86-21在龙山县的栽培密度与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关系,寻找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最佳栽培密度,组装集成红薯高产栽培技术,为龙山县红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3年笔者在龙山县石羔镇十字村进行了86-21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龙山县石羔镇十字村进行,肥力中上,前作空闲,排灌方便,阳光充足,pH值6.5,成土母质为黄棕土壤发育,海拔528 m。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淀粉含量高、红皮白肉的红薯品种86-2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75万蔸/hm2(A)、4.50万蔸/hm2(B)、5.25万蔸/hm2(C)、6.00万蔸/hm2(D)、6.75万蔸/hm2(E)。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处理间不留走道,区组间留走道50 cm,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经过
试验于2月26日育苗,4月23日移栽,底肥施45%三元素西洋复合肥7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5月8日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5月25日在红薯分枝结薯期施碳铵375 kg/hm2、腐熟桐枯4.5 t/hm2进行提苗,并结合施肥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6月15日施45%三元素西洋复合肥37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并结合施肥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10月19日收获。各处理之间除栽培密度不同外,其他栽培方式,施肥和田间管理水平均一致。
1.5 测定项目与分析
红薯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10蔸(穴)红薯进行经济性状考察,同时挖取每小区全部薯块分别称重计数,对各处理间进行经济性状对比分析。方差分析采用LSD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红薯特征特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红薯的栽植密度逐渐增大,红薯主蔓长度随之增长,茎粗随之缩小,茎叶鲜重逐渐增加,结薯个数逐渐减少,其他经济性状的变化不太明显(表1)。由此说明,红薯栽培只有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才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布局合理,增加光合作用,确保单薯重和结薯个数,搭建红薯高产必备条件。
2.2 不同栽培密度对红薯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平均产量为37.1~48.2 t/hm2,以处理D产量最高,达48.2 t/hm2,其次是处理C,产量为44.9 t/hm2,处于第3 位的是处理B,产量为41.8 t/hm2,处于第4位的是处理E,产量为37.9 t/hm2,处理A产量最低,为37.1 t/hm2。各小区产量结果经LSD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处理D与处理B、E、A产量差异极显著,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处理C与处理E、A产量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处理B与处理A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管理及其他栽培措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栽培密度对红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龙山县红薯品种86-21以栽培6万蔸/hm2产量最高,为龙山县推广适宜栽培密度(表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栽培密度范围内,红薯栽培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适宜的栽培密度可增加土地利用率,防止红薯藤蔓徒长或旺长,避免养分消耗,减轻红薯藤蔓对田间
的遮蔽,有利于表层土壤通透性,能给红薯营造一个良好的
群体结构。同时,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薯块的膨大,提高红薯产量。如果栽培密度太小,虽然叶片互不遮挡,植株个体能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资源,光合效率高,单薯重,但因有效株数少,红薯单个少,造成各种资源浪费,不能获取高产;如果密度过大,叶片互相遮挡,而因红薯不耐荫蔽,光合效率低,向下运输和贮存于块茎中的干物质少,单薯虽多,但因个头小,所以也不易获高产。因此,红薯只有在栽培密度适宜的情况下(5.25万~6.00万株/hm2),单位面积株数和薯数适当增加,而单薯重变化较少,才能获得高产[3-4]。可见,红薯品种86-21在龙山县种植的栽培密度以6万株/hm2为最佳,产量较高,值得发表文章大面积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韩烨,刘永,韦志耀,等.不同栽培密度对红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66.
[2] 郑明强,周开芳,左明玉.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6):75-77.
[3] 王贵碧.高淀粉红薯“豫薯王”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3-114.
[4] 王银成,徐滋森,冯云.浅谈红薯种植与施肥[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71-7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