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留杈烟方式对白肋烟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
2.2 不同处理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2.1 对叶片单叶重的影响。叶片单叶重是叶片生长发育和内含物充实程度的反映,是烟叶产量的关键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中部叶、下部叶和平均单叶重3个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但上部叶处理1显著高于处理2、3。由此看出,处理1能有效增加单叶重,主要是提高上部叶的单叶重。
2.2.2 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头烟产量、杈烟产量和总产量处理1均最高,以最接近常规烟叶生产的处理1头烟产量3 504.68 kg/hm2为对照,处理1平均总产量为5 345.03 kg/hm2,较对照增加1 840.35 kg/hm2,增产最为明显,处理2平均总产量为4 272.53 kg/hm2,较对照增加767.85 kg/hm2,增产量最低,处理3平均总产量为4 623.15 kg/hm2,较对照增加1 118.47 kg/hm2。头烟、杈烟和总产量结果与单叶重结果一致,原因是处理2的头、杈烟生育期重叠时间长,杈烟单独生长期短等因素导致其单叶重较低,最终反映在较低的产量上。同理,处理1的产量最高则是建立在其较高且适宜的单叶重上,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头、杈烟生长时间以保证干物质的积累。
如表6所示,不同处理的头烟产值、杈烟产值及总产值差异与产量较一致,处理1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同样以最接近常规烟叶生产的处理1头烟产值39 530.48元/hm2为对照,处理1平均总产值为57 744.60元/hm2,较对照增加18 214.12元/hm2,产值增加最为明显,处理2平均总产值为43 525.35元/hm2,较对照增加3 994.87元/hm2,产值增加最少;处理3平均总产值为47 694.53元/hm2,较对照增加8 164.04元/hm2。产值作为收益的直接体现,结果表明了以处理1的方法留杈烟较明显地优于顶部留杈烟的处理2和处理3,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2.2.3 对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的影响。对各处理均价统计结果(表7)可以看出,处理1在头烟均价、杈烟均价、平均均价方面均高于处理2、3,其中以头烟均价差异最明显,处理2最低。但平均均价与对照(以最接近常规烟叶生产的处理1头烟均价11.25元/kg为对照)相比全部偏低,处理1、2、3分别偏低0.48、1.24、0.98元/kg,杈烟均价也较对应处理的头烟均价低,较低的杈烟均价是导致平均均价偏低的主要原因,说明杈烟质量总体上差于头烟,选择合理的留杈烟方式是提高杈烟质量的主要途径。
从表8可以看出,综合上等烟率处理1明显较高,达到42.62%,处理2、3分别为21.29%、27.45%;综合中等烟率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处理3最高为54.03%,处理1、2分别为48.11%、48.88%。就留杈烟方式对头烟上、中等烟率的影响来看,处理1头烟上等烟率最高且明显高于另外2个处理,达到65.01%,上中等烟率超过90%,处理2、3的头烟上等烟率较低,说明这2种留杈烟方式对头烟的烟叶等级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杈烟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近30%,因此从总体上降低了烟叶上等烟率,降低了烟叶等级。
2.3 不同处理对头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从表9可以看出,总体上上部烟的烟碱高于中部烟的烟碱含量,符合部位规律,但不同留杈烟方式对头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存在差异,处理1、3上部叶烟碱含量略偏高,以处理1最高,3个处理中部叶烟碱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各处理氮碱比均较适宜,其中处理1的上部烟叶和处理2的中部烟叶略偏高。在总钾和总氯方面,各处理钾含量较适宜,氯含量普通较低,因此钾/氯较高。杈烟的烟碱、氮碱比较适宜分别为3.95和1.01,钾氯比较高为14。
3 结论与讨论
(1)半斩株采收后烟株基部留杈烟方式的头烟与杈烟共生时间短,只有4 d,因此能有效避免生育期重叠造成的争肥水、争光照现象,两批次烟的生长互不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头烟质量,对头烟的影响最小。头烟采收结束后的杈烟单独生长期仍以烟株基部留杈烟方式最长,这给进入生长旺期的杈烟充足的干物质积累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杈烟质量。半斩株后基部留杈烟方式两批次烟晾制重叠时间段最短,且明显小于另外2种方式,因此在充分利用晾房,合理分配头、杈烟晾制时间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2)经济收益是烟农留杈烟的主要目的,3种留杈烟方式中,半斩株采收后烟株基部留杈烟在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总产量比对照增加最明显,相较另2种顶部留杈烟方式,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3)留杈烟作为烟农增收的补充手段,不能对头烟产量、品质产生负面影响[2]。顶部不留杈烟生产的头烟均价、上等烟率较高,同时化学成分协调。顶部留杈烟,由于2批烟共生期长,相互竞争营养,造成头烟均价、上等烟率等下降明显,田间管理不及时还容易造成烟芽滋生,进一步影响产、质量,因此顶部留杈烟对生产优质烟叶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4)根据该研究结果,可淘汰顶部留杈烟方式,选择在头烟收获后于茎基部留杈烟,据头烟成熟时期早迟,采用不同的留叶数(8~16片)和灵活施肥来提高杈烟的生产潜力。
4 参考文献
[1] 史宏志,谢子发,吴纯奎,等.四川白肋烟优质潜力及发展思路和关键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8(5):51-53.
[2] 雷丽萍,李天飞,柴家荣.白肋烟对气候土壤和肥料的要求[J].云南农业科技,1995(1):4-5.
[3] 陈宝森.烟叶生产成本与烟农增收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
[4] 胡亚杰,韦建玉,程传策,等.不同打顶留杈方法对早花烟株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5):41-43,48.
[5] 罗定棋,何余勇,张永辉,等.不同留杈部位对高海拔地区烤烟早花处理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10):92-94.
[6] 韩富根,李浩亮,韩锦峰,等.不同留杈部位对烤烟性状及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350-354.
[7] 李勇,李云平,朱晓伟.不同留叶数对重庆山地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40,42.
[8] 王洪炜,张婷,李志华,等.白肋烟留茬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5):322-323.
[9] 王宗谈.再生烟的培育[J].农家科技,1996(6):19-20.
[10] 李家俊,田维强,王丰.留杈、打顶方式和施氮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4):57-60.
[11] 李天飞,雷丽萍,柴家荣.白肋烟的成熟、采收与调制[J].云南农业科技,1995(3):9-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