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7 13:3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何海永等
分享到:

 

  摘 要:为筛选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药剂,并进行药效评价,在辣椒疫病发生初期进行了7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有效成分,下同)、50%氟啶胺悬浮剂260g/hm2、10%氰霜唑悬浮剂400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 125g/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87.5g/hm2和25%嘧菌酯悬浮剂75g/hm2均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疫病危害。生产实践中,多种药剂应注意轮换使用,以降低病菌抗药性风险。

  关键词:杀菌剂;辣椒疫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84-02

  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1],由于其病原侵染后潜育期短、发病快,因而生产上防治该病十分困难,一旦发病条件适宜,极易暴发流行,给辣椒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2]。化学防治是该病害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内吸性杀菌剂甲霜灵、精甲霜灵和霜霉威(普力克)等药剂以来,对辣椒疫病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病原菌抗药性加大,导致田间防效降低或失败[3-4]。因此,当前急需寻找新型药剂进行交替施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同时提高防效、节省资金成本。笔者于2013年就几种对卵菌纲真菌有毒力作用的制剂进行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评价其效果,旨在为辣椒生产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平坝县天龙乡进行,土壤微酸性,pH6.7,黄壤。试验地已连续种植辣椒多年,且辣椒疫病常年不同程度发生。

  1.2 供试作物 辣椒品种:牛角尖椒,为当地主栽品种。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8个处理(试验剂量均为有效成分计量),分别为:A.25%嘧菌酯悬浮剂75g/hm2(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B.10%氰霜唑悬浮剂400g/hm2(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C.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D.50%氟啶胺悬浮剂260g/hm2(商品名福帅得,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E.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18g/hm2(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F.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 125g/hm2(商品名银发利,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G.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87.5g/hm2(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H: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共32个小区,小区面积18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共施药2次,第一次是在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现蕾期),即2013年6月2日施药,第2次药施于2012年6月12日进行。药液配制时,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溶解,然后补足试验所用水量。采用利农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枝叶及茎基部,用水量900kg/hm2。

  1.5 调查时间及次数 共调查2次,第一次于6月2日对各小区药前发病情况进行定点、定株调查,第二次于6月19日,即药后7d进行防效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长安全性评价 在该试验条件及处理剂量下,辣椒整个植株包括叶片、花蕾、枝条均生长正常,无药害产生,表明试验药剂对辣椒安全。

  2.2 不同处理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比较 试验所选的7种药剂在连续2次施药后对辣椒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效,25%嘧菌酯悬浮剂75g/hm2、10%氰霜唑悬浮剂400g/hm2、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0g/hm2、50%氟啶胺悬浮剂260g/hm2、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18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 125g/h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87.5g/hm2的防效分别为77.57%、84.95%、87.80%、84.64%、68.27%、85.36%和83.65%(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0g/hm2的防效相对最高,优于25%嘧菌酯悬浮剂和与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差异显著;但与1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之间防效相当,无显著差异;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18g/hm2的防效最低,与其它试验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表1)。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试验所选的7种化学杀菌剂对辣椒疫病都有一定的防控作用,而且在试验剂量下对辣椒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除58%甲霜灵·代森锰锌WP的防效相对较低,与其他药剂处理呈显著差异外,其余药剂之间的防效差异不明显,防效均达77%以上,这些药剂均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为了避免病菌的抗药性风险,在施用时应注意交替用药,或者选用这些药剂的复配制剂。由于辣椒疫霉在雨季或高湿条件下,病残体或土壤中病原可形成游动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容易被雨水溅起到辣椒植株上,毕业论文格式形成再侵染源。因此,在雨后应适时施药保护,或在发现有中心病株后及时进行施药防治,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10d。

  参考文献

  [1]陈利锋,徐敬友.中国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20-322.

  [2]何娜,曾会才.辣椒疫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8):64-67.

  [3]何允波,唐丽萍,张宝国.辣椒疫病菌的抗药性和新药剂的筛选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4,29(3):26-29.

  [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GB/T17980.32-2000.133-13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