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新形势下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6 14:1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储诚心
分享到:

 

  2.4 肥料行业萎缩,企业营销机制不健全

  与国外相比,我国化肥企业规模偏小,化肥品种不健全,质量参差不齐,营销渠道单一。以山东省的肥料企业为例,其最大化企复合肥、尿素的年产量约300t,而发达国家大型化肥企业的对应产量均在500t以上,甚至超过800t[3]。在化肥品种方面,化企并没有将其与我国各省实际耕地的情况相结合,而是以政府导向为主,当政府指导某种类型的农作物时,则提供相应的化肥。在化肥质量方面,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部分企业存在着掺假的现象,使得同样重量的化肥投入却见不到相应的产出。化肥的销售则集中依靠国内的农产品市场旺季的需求,时间容差小,渠道架构没有建立起来,销售分散且量小,还远远没有足以进入国际市场的规模与体系。

  3 新形势下土壤肥料工作应对挑战的措施

  3.1 加强地力增强建设

  为了增强农产品在质量安全、风味外貌核心领域的竞争力,从土壤肥料领域入手,应该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加强地力建设。要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土质的等级,科学合理的选择农作物的种植方案与施肥配方;还需防治耕地污染与流失,保护耕地资源。地力是农产品的基础,是土肥工作的核心,在工作中应置于首要的位置。

  3.2 增大农田设施、资金投入

  积极利用国家提供的政策资金支持,增大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与覆盖面积,提高低产农田的产出率。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需要短时间内大量的资金支持,负担较重,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下是可以稳步推行的,并且从长远来看,在农田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是具有高回报的,不仅避免了低效重复工作所需的巨额耗费,还提高了产出率,有利于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3.3 引进新人才,开发新技术

  提高土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引进新人才,通过培训、再教育、竞争激励等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业务能力。组织科研攻关小组,探究各类农作物经济高效的种植方式与新型高效廉价的化肥等,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化。

  3.4 建立健全土肥标准体系

  健全的土肥标准体系有利于我国争取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保护国内的土肥产业与农产品市场。具体而言需建立土质评级标准、化肥质量标准与施用标准、设施建设标准、土肥检测标准、产品质量检测等国家标准,各地再根据其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标准,在标准化的指引下,积极实现产业升级。

  3.5 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管理

  促进保护耕地的立法,强化化肥的质量检测与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法律规章执行。工作中,加强执法队伍的力量与维法力度,对乱用占用耕地的现象要严肃处理,打击掺假化肥谋私利的企业,为我国的土肥工作提供安全绿色的运营空间。

  4 结语

  土壤肥料是我国农业的基石。为了抓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应对相应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种植人员齐心协力,并从地力建设、基础设施、人才引进、标准化以及法规监管方面切实做好土壤肥料工作,使其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礼新.新形势下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广西农学报,2013(02):30-33.

  [2] 陈耀邦.加强有机肥料建设,开创土壤肥料工作新局面[J].土壤通报,2010(01):1-5.

  [3] 王巍,王玉来,郎家庆.加入WTO对辽宁土壤肥料工作的挑战[J].辽宁农业科学,2011(02):21-2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