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虎凤蝶分布界限的探讨
摘 要:本文对我国特产的国家二级保护蝶种—中华虎凤蝶的分布界限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该地区保护该物种和扩大种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华虎凤蝶;界限;评价
中图分类号:Q968 文献标识码:A
1 生活现状
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野生蝶,也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类之一。由于其独特性和珍贵性,中华虎凤蝶被昆虫专家誉为“国宝”,并作为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的会徽图案。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其中,南京是中华虎凤蝶数量最多的地区。野生动物学家研究认为“中华虎凤蝶主要分布于秦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 生活习性
2.1寄主植物
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濒危物种。和其它蝶类一样,通常在寄主上产卵、成虫、羽化。该物种的寄主植物是马兜铃科细辛属的2种植物。在长江中下游的低海拔地区(多为300m以下)以杜衡(Asarum forbesii)为寄主植物:在陕西(秦岭)、河南(石人山)和湖北(大别山)的高海拔地区(1100~2000m左右)为细辛(Asarum sieboldii)为寄主植物。这2种植物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并都可入药。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杜衡分布河南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东部,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的林下和沟边阴湿地;细辛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生长于海拔1200~2100m林下阴湿腐殖土中。
2.2栖息地
中华虎凤蝶的栖息地即为杜衡和细辛的发生地。该物种在小陇山林区多寄生细辛上。细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小陇山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湿润、腐殖质土深厚处生长。林相多样,但多为次生落叶林,林下在冬季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全草药用,药味浓,品质高。近年来,野生药材价格扶摇直上,由于利益的驱使,每逢3~5月份,进山采药人络绎不绝,严重地破坏了该物种的栖息环境,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
2.3 已有中华虎凤蝶分布方面的课题研究结果
袁德成、买国庆、薛大勇、胡萃、叶恭银等专家于1992~1996年完成了中华虎凤蝶分布和生物学研究结果课题,该项研究为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的生物学基础”项目专题之一,专题编号900KJ85-05-01-07。在其总结报告中记载:“中华虎凤蝶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在我国中部秦岭和长江中下游一地。根据标本、文献、个人交流和考察获得的中华虎凤蝶分布信息如下:陕西秦岭北坡的周至、太白、宁陕和华阴(华山),秦岭南坡的佛坪、石泉及巴山北坡的紫阳有寄主植物细辛分布,但无中华虎凤蝶分布信息;河南的鲁山(石人山);四川的宜宾和攀枝花;湖北的罗田(大别山)、武汉、长阳、咸宁及神农架和武当山;江西的九江(庐山);安徽的马鞍山;江苏的南京;浙江的长兴、余杭、杭州、平阳。分布范围西起四川攀枝花,东至我国东海岸,北起陕西华山,南至浙江平阳,大约在N27°~34° 范围内;从海拨高度上来看,分属我国总体地势的第二和第三阶梯”。
3 中华虎凤蝶生存界限与分布界限
由于一个蝶种的分布范围不仅依赖于其栖息地的气候、环境、寄主、蜜源植物,同时依赖于其种源、种群规模,天敌,其他危害因素等。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其生存界限。理论上讲,一个蝶种的生存界限就是指有其所需寄主分布,并且适宜其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的所有范围。由于受多种因素,如种源、种群规模、生态习性、自然地貌(如高山、峡谷、高原等)、气候带、距离、栖息地的岛屿化和破碎化、人为干扰等的制约,其实际生存界限要相对小很多。为了描述的方便,有必要引入狭义生存界限的概念——分布界限。所谓分布界限指某个物种实际分布的区域界限。一般来说,其分布界限只能是小于或等于生存界限。相比较而言,后者对于保护一个蝶种的实际意义更大一些。因此,这里所要探讨的正是中华虎凤蝶的分布界限。
4 分析与评价
由此可见,通过对中华虎凤蝶的栖息地和生存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评价如下:国家实施的6大林业工程,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确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中华虎凤蝶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不仅有沿着长江中下游流域向中上游扩展,由干流向其一级支流流域扩展的趋势,同时有以原有分布区域为基础,向周边新的适生地迁移的趋势;有效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虎凤蝶分布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秦岭的大定位依然没有改变,但是在具体分布界限方面已经向周边有所扩大。中华虎凤蝶地域比较辽阔,相对集中连片,人为干扰较少,利于保护更好的新的栖息地迁移,这种状况对于打破长期以来,中华虎凤蝶生存的不利局面——由于本种分布局限于我国东部平原及丘陵地区,该区人口稠密化与都市化以及大农业化,极大地破坏了本种的栖息与生存条件,加之多年来的贪婪采集与捕捉,已对该种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机,有效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努力实现中华虎凤蝶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不说是一条有效途径和福音。
因此“寄主”和“栖息地”是在自然界中决定中华虎凤蝶分布界限和种群扩大的2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外界因素。在小陇山林区中华虎凤蝶主要分布在严坪、云坪、左家、张家等林场。中华虎凤蝶作为我国特有物种,只有有效地保护好寄主与栖息地,减少人为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该物种。
参考文献
[1] 袁德成,买国庆,薛大勇等.中华虎凤蝶栖息地、生物学和保护现状[J].生物多样性,1998,6(2):106-107.
[2] 安定国.甘肃省小陇山植物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