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利用气象信息 构筑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2)
2.3气候条件对草原虫鼠害灾害发生的影响
草原虫鼠害灾害的大面积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宜其生长发育繁殖的气象气候条件。草原上害鼠的发生使植被结构发生变化,覆盖度降低,牧草产量与质量下降,载畜量减少,造成沙土流失。新疆每年因鼠害危害发生面积在4666667hm2左右。新疆草原上以蝗虫为主的草原害虫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等特点,每年虫害危害发生面积在2000000hm2左右。虫害发生除直接造成牧草损失外,有些害虫还是传播牧草病害的媒介。2012年,由于受异常气候和草地生态恶化等因素影响,新疆蝗虫鼠害呈中度偏重发生,涉及60多个县(市),其中,蝗虫害危害面积2064667hm2,严重危害961333hm2万亩;草原鼠害危害面积5167333hm2,严重危害2345333hm2,发生面积涉及70%的县(市)。
2.4气候条件对草原火灾发生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和林草相依的生物性特点,新疆是发生草原火灾比较严重的区域,在天然草原中易发区占1/3。草原火灾不仅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且给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以及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预料的损失。
2.5气候条件对草原毒害草发生的影响
气象因素条件与生产方式是造成毒害草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2012年,新疆草原毒害草发生面积6710000hm2,严重危害1997333hm2。其中,牧草病害发生110667hm2,严重危害50000hm2,直接经济损失达87.7万元。
3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畜牧业生产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施行以来,自治区畜牧厅把实施《条例》作为开展畜牧业抗灾保畜、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与建设新疆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发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我们按照自治区《新疆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制度》要求,积极与自治区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指导畜牧业抗灾救灾、开展草原火险、蝗虫鼠害气候条件趋势的预测分析和部署牧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气象科技在促进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1加强协作,信息沟通
多年来,自治区畜牧厅十分注重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信息沟通,加强与自治区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监测预警合作工作。如在草原防火方面,早在1997年就与自治区气候中心签订了《遥感技术专项服务合同书》,2006年与自治区气象台签订了《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预报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自治区气象台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制作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逐日预报,并进行实时服务。自治区气候中心每年3月1日~10月31日期间接受处理地球观测卫星资料,对全疆及邻近地区草原火情进行遥感监测,提供出现火点的经纬度及火情遥感专题图,提供每年春秋两季的草原火情趋势预测及年度总结等,在对全区草原火险气候条件、天气等级趋势预测分析及动态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利用气象信息,合理安排生产
我们充分利用自治区气象部门《气象早报》、《十天天气预报》、《新疆草原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等信息资料,为各地开展畜牧业生产计划安排,分析气象条件与畜禽疾病防控流行、气象条件与牧草生长变化、气象条件与加强饲养管理要求等方面,定期进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天气变化趋势分析和预警工作,增强抵御气候灾害风险的能力。
3.3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指导畜牧业防灾救灾工作
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主动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信息互通与业务合作。一是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措施,利用广播等媒介,确保信息能够及时通知到农牧户。二是加强对牧区牧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干部群众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充分认识气象信息在防灾救灾和指导安排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措施,搞好防灾救灾物资贮备。三是要求各地制定抗灾保畜预案工作。同时,还要严格监督检查制度,把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3.4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畜牧业防灾体系建设
3.4.1加强对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求各级畜牧部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关口前移、“防”字当头,千方百计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切实加强领导,注重与气象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一旦出现牧业灾情,及时有序地启动抗灾保畜预案;要着力做好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强风雪、强降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应对防范,提前做好可能出现的动物疫病、火灾以及可能出现的草原蝗虫鼠害的防范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各环节的工作。
3.4.2加快新疆牧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在各级地方党政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区初步建立了全区灾害预报传输系统,牧区灾害管理工作逐渐加强。但是,由于新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全疆共有60多个牧业易灾县,占县市总数的68%。为加强新疆牧业防灾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畜牧厅编制了《新疆牧业易灾县防灾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在自然灾害易灾区域新建草料储备库、牲畜棚圈、饮水点及牧业救助站等防灾设施,不断提高牧业防灾减灾能力。
3.4.3切实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恶劣的天气灾害大都会引起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因此,灾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各地要做好疫苗、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调运、储备、发放工作,全力消除免疫死角,提高畜群免疫保护力,降低发病风险。同时,强化疫情监测预警预报,严防疫情跨区域传播扩散,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3.4.4扎实开展气象监测预报
利用气象信息,加强草原监测与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开展牧草高峰期生产能力监测、冬季放牧场牧草储量监测,退牧还草工程效益监测等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工作。同时,及时发布天然草原牧草长势、蝗虫鼠害发生情况预报,为草畜平衡、合理安排牧草储备及牲畜出栏提供决策技术支撑。另外,通过完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防治与生物防治并举的手段,及时指导灾后抗灾自救工作,进一步明确畜牧业防灾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全区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
4建议
4.1提高畜牧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建设
4.1.1加快牧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工程的建设进度
通过建立完善寒潮风雪灾害监测预警、洪水灾害预警、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草地利用与生产力监测预警、火灾监测预警、虫鼠害监测预警和灾后评估等六大体系建设,使新疆畜牧业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得到提高,有效防控灾害的发生。
4.1.2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测体系机制
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州、县(市)草原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与控制三级体系建设。通过加大预警监测设备更新力度、改善工作条件、拓宽监测手段和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提高畜牧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建设。二是加强预警监测体系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各级测报和防治技术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真正建成一个预测预报准确、信息渠道畅通、覆盖面广的牧业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体系。
4.1.3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研究分析新疆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发生的中长期灾害变化规律,建立新疆生物灾害的防治管理指挥系统,探索利用“3S”等新技术,提高草原生物灾害的预警监测水平,提高灾情短期、中长期预测预报准确率。做好草原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研究利用气象信息资料,通过对各区域气候要素的长期变化过程分析,研究新疆草原火险发生的气候背景特征,确定新疆区域的草原火险重点防火期以及重点防火区,从而达到对草原火险气候条件趋势的预报预测。掌握草原防火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增强草原防火和减灾能力。
4.2加强气象条件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自然灾害是新疆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牧草、饲料作物的分布、生长状况、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以及放牧舍饲方式等,都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草食家畜疫病的发生与天气、气候备件有关;气候条件也是引发草原虫鼠害,草原火灾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很长一段时期,新疆畜牧生产水平还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管理的现实条件下,对依靠天然草场粗放经营为主的草原牧业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依然很大。因此,要加强气象与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掌握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趋利避害,把畜牧业与气象关系的分析研究列入重要议程,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地探索畜牧业生产的新途径,把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