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新城镇建设下农民理财出现的问题及对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20 11: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林超
分享到:

 


  第一,银行储蓄。将钱存入银行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据统计,在受访者中,有55%的农村居民选择了银行储蓄。银行储蓄有着国家信誉作为保障,将钱存进银行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还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但是近几年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银行利率上涨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将钱放进银行其实一直在亏损,已经达不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了。

  第二,民间借贷。有25%的烟台农村居民选择了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比银行高三四倍甚至是十多倍,巨大的利差吸引了很多农村居民纷纷将自己的积蓄都投入其中。所谓“收益越高,风险越高”,民间借贷在巨大的收益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风险。由于没有正规的机构做项目评估和担保,很多农村居民的集资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造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局面。

  第三,修建房屋。据统计,有10%的农村居民选择了修建房屋这一项。当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农村居民也不例外。很多农村居民在修建房屋的时候,盲目追求大而新,不考虑自身的财力状况,有的将最近几年才刚建的房屋拆了重建,花光了积蓄,更有甚者已债台高筑。

  3.赌博

  农村居民的娱乐活动比较少,赌博既能娱乐又能赚钱,因此赌博活动深受一部分农村居民的喜爱,有6%的烟台农村居民选择了该项。在农村里一般都会有一两处固定的赌博场所,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这些地方更是人来人往。有的居民夜以继日地待在赌桌上,妄想着一夜暴富,赔上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农村居民理财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以上几种农村居民主要的理财方式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的理财途径比较简单,理财的效率和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国农村的理财市场长期以来发展得确实比较缓慢,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有如下几个原因:

  1.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存在政策缺失

  农村金融市场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薄弱环节。中国的金融改革绝大部分是针对城市金融市场而制定的。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农村居民享受不到金融改革的甜头。比如说在购买国债的问题上,国债的安全性高且收益也高,是农村居民理想的理财产品。可是由于农村地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少,国家分给的国债份额也特别少,造成绝大部分农村居民是买不到国债的。

  2.农村居民缺乏相应的理财知识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产关系比较落后,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生活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广大的农村居民没有时间、精力和资金去进行理财。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居民从以往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有了越来越多的收入和越来越多的时间,农村居民迫切想要能够最大化利用自己手里的资金获取更多的财富。当农村居民满怀着希望拿着自己的资金准备理财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对复杂的理财市场一无所知。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财知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所以只能走上面提到的几种老路。农村居民由于日益增长的财富而兴起的理财热情与农村居民贫乏的理财知识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中国越来越明显的矛盾之一。

  3.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城轻农”思想

  城市居民收入高,理财意识比较强,加上城市的金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一直以来都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发布的主战场。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低,理财意识比较弱,一直以来都不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重视,营业网点越来越少,宣传人员也越来越少,现在农村地区只剩下了农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几家银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轻视,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地区的理财产品品种很少,而且起点高。现在几大银行的理财产品的门槛大部分都提高到了10万元,原来5万的理财产品已越来越少,这个数额对农村居民来说还是很巨大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