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9 13:3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罗志慧
分享到:

 

  【摘要】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房地产上市公司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其盈余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对于其利益相关者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地对待盈余管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的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目前针对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的论述相对较少,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营绩效、资本结构上。在以往研究者应用盈余管理模型检验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被统一归为一般性样本,而较少有把房地产行业单独作为样本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利用财务报表会计处理的特殊性以及传统应计制模型的基础,利用预收账款进行正向盈余操纵及利润转移的行为常有发生。也存在运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人为地调节公司的收入和费用,以达到规避公司各种税费的现象。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来看,无论是发行股票、配股还是特殊处理,都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管理者规则意识淡薄,面临法律风险

  我国2007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确给企业财务会计操作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然而这一做法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上很多领域具有的特殊性和会计领域独有的灵活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只有短短三十多年,目前来说市场化公平和法治意识在很多企业并未有得到很好的培育。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在面临规则界限的时候还是心存游戏规则,打擦边球的侥幸心态。而且,目前我国相关财会领域的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国家监管部门还存在监管力度和能力不足的缺陷。导致目前房地产上市企业频频发生财务造假、伪造利润等盈余管理过头的事件。这些事件不断给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混乱,一旦被查出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直接和间接地损失。

  (二)监管制度不健全,使企业心存侥幸心态

  由于我国市场化进程才进行了三十多年,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则意识在市场参与者脑中还不是很清晰。医学论文这与我国目前财会领域里面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缺陷不无关系。由于这些问题,很多逾越法规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和指出,从而给市场树立了一个负面的榜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对规则的破坏带来的影响力更大。企业心存侥幸,从而使得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不断发生。

  (三)会计审计机构与审计企业存在利益输送

  会计审查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规则制度中重要的市场监管制度。通过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会资料和状况进行审核,担任市场诚信的监视人,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然而,审查机构最重要的在于其独立性。但是在我国的关系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企业纷纷地对审查机构积极施加影响,影响审查进程,左右审查结果。前些年爆出来的安永等国际知名大型会计审查机构也出现了财务造假等丑闻,说明干扰第三方审查的行为是如此的多见。

  三、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完善措施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