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如何做好纺织机械技术的创新工作(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9 23: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文才
分享到:

 


  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流行化纤、纯纺、混纺,沈阳纺织厂制造生产的并条机,斜管经常出现堵塞,还有筒底乱条等问题,即使提高斜管的光滑度,还是会常出现堵塞现象,加上并条工序,使得纺织厂的纺织品生产受到制约,生产工序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势在必行,技术人员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发现,棉条到斜管的轨迹是圆锥螺旋线,如果将直接斜管按轨迹变为曲线斜管,就会解决上述问题,使棉条不再堵塞斜管。依据此发现,结合动力学原理和微积分理论设计出了圆条盘,但在试制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螺旋曲线斜管在空间的设计成为难题,眼看夭折的创新,技术人员用两个螺旋形圈条盘顺利解决了棉条堵塞现象,即使高速运转,入条不会堵,出条也不会乱,效果显著。该创新技术圈条盘被广泛沿用至今。通过此例可看出,技术的创新需要结合数学、力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为基础,就不能发现棉条的运动轨迹对堵塞的影响,就不能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对该技术进行创新,如果没有实际的动手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的存在,自然无法完成对圈条盘技术的创新。因此,要想做好技术的创新,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技术经验,提高创新技能,为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
  2.3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创新要立足于实际,从实际出发,以实际生产需要为发展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既不唯书,也不唯上。因为创新是需要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思维一旦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就无法完成创新工作。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尤其是技术的发展,总是随着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如果一味按照书本上的经验结论,很可能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这时,就应该立足实际,进行实际的试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包括输入、转化、输出三个环节,知识的输出是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是形成知识力量的过程,如果知识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转化,那么知识将无法体现其价值。因此,技术的创新要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与运用,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进行技能创新,通过试验总结经验,得出科学性结论,提高知识的附加价值,这些也是创新的本质所在。
  2.4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脑中产生新颖思想的思维,是发现事物间新联系、新关系的思维过程,人类活动的成果都来自创新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和物化。创新思维需要知识做思维基础,但更需要的是洞察力、想象力、坚持不懈达成目标的精神。创新思维就是以观察为基础发挥想象,以丰富的想象力散发思维,结合知识基础,坚持不懈地为创新目标前行,这样才能为技术创新做出准备。发散创新思维虽然需要知识为基础,但绝不是决定条件,因此,可以激发更多人的创新思维,以创造性思维完成技术创新。
  在某纺织厂的生产过程中,工人们发现悬锭粗纱机在纺织制造时,粗纱定量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工人的细致观察,发现在粗纱机一二排条筒纺织完成后,三四排条筒还会剩下一些棉条,原因是后两排的棉条其意外伸长比前两排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将四排条筒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定量差异大的问题得到解决。这项创新性的技术就是工人完成,由此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都可能是创造者,这就需要依靠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潜力,坚持努力完成创新活动,而后定能取得实质性的创新成果。
  3结论
  我国的纺织企业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努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纺织行业的重要力量。然而,其中仍会有一些问题存在,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坚持不懈地进行纺织机械技术创新,保证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出新型优质产品,努力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永学纺织机械技术更新解析[J].知识经济,2013(1)
  [2]李志军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纺织机械行业转型升级[J].中国国情国力,2013(11)
  [3]刘海涛,孙明贵基于因子分析的纺织机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
  [4]姜霄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J].企业经济,2012(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