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功能的完善(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5-22 11: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静宜等
分享到:

 


  (二)生态补偿的范围与标准
  当前生态补偿的范围因与生态补偿内含价值相适应,即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补偿,还应包括生存环境的补偿,在法律层面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生态功能补偿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众多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植被损害;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地质灾害频繁等。长期以来,采矿权人对矿产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但因此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修复,这一恶果的不断膨胀也导致其他社会问题的出现。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就是“谁破坏,谁补偿”,采矿权人理应承担破坏环境的补偿责任,而对其的要求与约束不能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要上升到法律高度,从根本上赋予资源开采者应有的义务。
  2.生存环境的补偿
  生态补偿与经济补偿有较大的差别,对环境的补偿进而引申出生存环境的概念,其涉及的是对矿区居民和矿业企业原有生存环境与方式的改变,这些人不得不承受搬迁、倒闭的经济损失,居民自身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遭到威胁。科斯定理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即以补偿为手段和媒介,要求矿业企业补偿损失。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不论对开采者还是受损者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要让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对补偿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补偿的多少也要是地区和具体情况而灵活变动。总的来说,地域受损主体经济损失的补偿标准不具有威慑力,无法形成警示作用,只有高于经济损失的补偿标准才会形成约束、预防、指导的作用,促使企业加强技术防治污染与破坏。
  (三)生态补偿的资金问题分析
  补偿资金是生态补偿的物质基础,根据“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补偿资金应当由矿产资源开采者自筹,为了保障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之间的公平与公开性,可以借鉴国外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这一制度强调的是由矿山企业来承担生态补偿的责任,其先向政府部门预先缴纳该项资金督促环境治理,如果不能完成或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笔款项就不返还给,矿山企业不在进行相关工作,而由政府完成修复工作。
  以上只谈到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运用该制度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环境破坏而发展权与生存权受到损害的矿区居民。我们仍然强调这一补偿主体的不特定性,强调直接补偿对其实施的难度。借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我们可以要求矿业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缴纳相应的资金,当发生损害时由政府对矿区居民统一进行包括资金转移、技术、实物上的补偿。
  参考文献:
  [1]李冰,胡盾.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晋中学院学报.2008(8).
  [2]宋蕾,李峰.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现状及对策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6).
  [3]李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4).
  [4]程琳琳,胡振琪,宋蕾.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中国矿业.2007(4).
  [5]吕雁琴,李旭东,宋岭.试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与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税务与经济.2010(1).
  [6]高彩玲,赵英明,尹华强,艾南山.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补偿概念剖析.中国矿业.2008(5).
  [7]韩洪今.论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当代法学.2007.
  [8]潘伟尔.论我国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经济研究参考.2007(50).
  [9]胡德胜.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问题识别与改革建议.法学评论.2011(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