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对当代设计的影响(2)
(三)地域性文化与设计受众群体
其次从设计的受众群体这一方面来说;在做每一次设计时都要考虑到此设计的受众群体。如果要考虑受众群体就必须要考虑受众群体所处的地域性及所处地域性的文化。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旅游城市设计一个上档次的饭店,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个饭店的受众群体会有两种人群,一是来此地观光的游客,二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因为受众群体里有当地少数民族所以我们的设计就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到游客还必须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用餐方式,用餐习惯等)。
三、地域性文化融入当代设计的重要性
就像前面所说的设计师在做设计项目时不能不考虑地域文化这个因素更应该要做到把地域文化很好的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如果我们很好的做到了这点那么我们的设计就会有以下的优势:1.视觉识别性强2.突出主题3.突出地域独特性4.设计目的明确5.受众群体针对性强。
文化内涵的发掘与铺捉也是设计风格形成的基石。例如茶室,是在满足人们喝茶(功能和技术)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以“茶”为主题的文化形态。这里的“茶”,就是风格所追求的“表现”。中国的茶文化,包括种茶、采菜、制茶、包装、水质、沏茶、茶道、茶具、茶室空间及关于茶的故事等等综合而成。要做出茶室的风格与个性,设计者须从这些文化内涵(当然还应当包括当代的时代理念和当代茶文化理念)中寻找,以表现出空间的风格和个性。
四、地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的方法
在设计中如何做到挖掘地域文化并且把其较好的融入到设计之中呢?首先要明确设计目的设计主题,这样才能根据设计目的设计主题有针对性的考察地域性文化然后归纳总结出有代表性的元素,并且根据设计创意主题加以提炼和归纳;其次就是分析受众人群。举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这个例子来说明。贝律铭在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时,首先想到了一个大的设计目的和主题就是要让观者看到这个建筑物时很容易的就会想到这个是具有中国风的建筑物,并且还要让观者知道这个是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物,那么要达到这个设计目的和设计主题就需要把苏州园林这个最彰显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很好的融入到他所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里,其次他还考虑到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方式及元素也需要融入到他的这次设计中,因为这样才能让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既具有中国风又带有明显的苏州园林风格的设计。贝律铭在具体的设计中是这样体现的:一走进博物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很容易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建筑和苏州园林得有的符号,比如跌落山墙、花窗、月门、庭院、和微缩园林小景等。尤其是建筑整体上的地域性,那种经过改造和提纯的传统民居风格,乡土氛围,格外引人注目。主庭院西北边的假山水是整个建筑群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有创意的地方。苏州园林的假山,往往注重山的体量感和立体感,注重所谓漏、透、瘦,这些假山大多具有可穿透性和可攀爬性,换句话说,苏州或中国园林的假山,虽然不是真实的山,却是有相当厚度、可以供游人栖息的所在,有的假山内甚至会有很深很长的洞穴。贝聿铭却没有这么做,也许是空间的限制,也许是审美的考量,总之,他采用了中国画中的水墨山水意象,一种平面的意象,用片石镶嵌出来的山水画意象,当假山映入水塘时,山和树木的倒影,会幻成一种令人迷惑的奇特的景象。最值得注意的是贝律铭不光在建筑的设计上注意挖掘地域性文化并融入到设计当中还在建筑的用材上选用地域性材料。这样就地取材,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做最好的文章,而且就地取材的建筑再很好的强调了地域性的同时,还可以做到节约经济。苏州博物馆不光针对苏州本地游客还必须面向全国游客及包括来自全球的游客;所以贝律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考虑到不同的受众人群对于设计不同的接受程度;首先是本地的苏州游客他们希望且认为该博物馆应该有苏州园林的元素在里面;那些游客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苏州的园林建筑,且对于苏州园林的爱就代表着对家乡的爱,贝律铭自己本身就属于这类人群—“从小在苏州长大的贝聿铭,虽然身居国外,内心却怀着根深蒂固的故乡情结”———一位曾经是苏州最经典园林的小主人的美国建筑师深深的园林情结。然后第二个受众人群是来自全国的游客,这些游客来到苏州是希望看到在全国都独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这也是吸引全国游客来苏州的最大原因之一。最后一类人是来自全球的的游客,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建筑物的结合,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物中最具代表的苏州园林。针对于以上受众群体,贝律铭的苏州博物馆很好的呈现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风与苏州园林相结合的优秀设计。
五、结语
设计为人服务是永恒的宗旨,设计不能脱离于人。人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于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中,这个特定的地域环境里的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及共同的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影响着我们的设计,当设计融入地域文化能更好的贴近于人,拉近人与设计的距离以此让人从设计当中找到共鸣,更好的传递设计目的服务于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