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探析林白水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05 16: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薛鹏宇
分享到:

 

  四、坚持客观独立

  林白水曾说过:“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说真话,不说假话。”这句话是林白水在长期的实践中所践行的职业规范和准则。何为说人话?就是说人民群众听懂的话,说人民群众不知的话,说人民群众想说的话。不受外界的其它因素的影响。林白水曾在报上自白:“我的这些说话,是着眼在国家利益、社会安危,与军阀个人,哪些党派,可是毫无关系。[5]”他坚持客观独立的新闻品格,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至于说真话。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主要是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拿出敢于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甚至是牺牲自我的勇气。林白水的时评往往立场鲜明,一针见血,毫不避讳当局对某些言论的封锁和禁忌。林白水很少为金钱利益,权势暴力妥协,而是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上去统筹。林蔚君如此评价她的父亲:“凡对人民有益的人物,不管是军政人员、资本家,他都赞扬。[1]”林白水曾发表了《吾人对中山先生之敬意》、《欢迎孙中山》等多篇文章表达了对政治家孙中山的钦佩和欢迎。1926年4月,《京报》社长邵飘萍声讨北京“三一八惨案”,惨遭张作霖毒手。一时间,民国新闻界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林白水却仗义执言、毫无畏惧,于5月12日在《社会日报》头版发表时评《警告奉直当局》,痛骂北洋奉系军阀“涂使人民涂炭,断丧国家元气[6]”可谓大快人心。当时《国闻周报》誉之为:“苍头异军突起,报界风尚为之一变。[7]”但如此毫不避讳的言论,自然会遭致军阀的报复。在软硬皆施未曾奏效的情况下,张宗昌和潘复给林白水安了个“通敌有据”的罪名,没有履行任何法定程序,就将其杀害。林白水高风亮节的新闻品格其实就是对今天新闻教育中“独立性、客观性”的历史诠释。

  五、遵循专业精神

  从1903年起,林白水三度自费赴日,进入早稻田大学,主修法政,兼学新闻。方汉奇称他是中国最早在国外学习新闻学专门知识的人。在日本求学的这段时间里,林白水对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和法律体系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同时,也接受了国外专业化新闻学科的教育。林白水不仅注重实际工作中的社会责任和专业自律,而且努力将新闻内容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达到最大化。《官僚之运气》中对“肾囊”潘复的唾骂;《哭与笑》中对军阀政客的嘲讽;《吴大头之进项》中对吴景濂的斥责等等。这些文章不仅将帝国主义走狗的劣迹公之于众,还进一步促进了国人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反抗斗争。1935年,陈与龄在《林白水先生传略》一文中这样评价林白水:“既长于文言,复精白话,朗畅曲达,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其见诸报端者,每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及于政局,针针见血,物无遁形”[4]。

  同时,林白水积极发挥报刊的舆论引导作用,统一国内民众的思想意志,并积极争取舆论的支持。1921年10月27日,林白水在《新社会报》上发表时评《国民的大示威运动》,鼓励学生开展示威运动,争取英美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援,从侵略者受众夺回青岛主权。文章中他深恶痛绝地揭露了日本侵占青岛的种种罪行,建议国民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他也较早使用了号外、编者按、连续报道等多种新闻体裁,手段丰富,灵活多变,更加全面客观地向读者呈现事实的原貌。

  从研究结果来看,林白水的新闻思想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潮在实践操作层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借鉴性。二者相互印证,从前者中可以找到后者的操作表现,从后者里可以找到前者的理论归纳。他们都在强调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自律。

  当下,商业化和多媒体浪潮风起云涌,纸质媒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内外挑战。一方面内容娱乐化,低俗化倾向愈演愈烈,纸媒的公信力以及核心受众大量流失;而另一方面,多媒体海量信息的强烈冲击,纸媒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成为了阻碍其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那么在泛信息化时代,纸质媒体,尤其是报纸如何走出“消亡论”,“拐点论”的囵圉,是横亘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大研究问题。林白水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军阀混战的历史环境下,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它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和具体表现。林白水的一生,是坚持言论自由、客观独立、公共服务、专业精神的一生。他对新闻业所做的贡献,即便是在现在依旧熠熠生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面对纸媒江河日下的现实处境(广告下滑,读者流失,内容低俗等等),弘扬林白水的新闻思想,是拯救和变革纸质媒体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 林蔚君.我的父亲林白水[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9.

  [2] 白话道人.做百姓的身份[N].中国白话报,1903-12-19.

  [3] 孙先伟.林白水的报人生涯[J].民国初秋,1998(2).

  [4] 陈与龄.林白水先生传略[J].东方杂志(第32卷),1935(13).

  [5] 赖光林.七十年中国报业史[M].台湾:中央日报社,1981.

  [6] 警告奉直当局[N].社会日报,1926-05-12.

  [7] 国闻周报,第3卷第30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