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旅游元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3-17 11: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丁铨铨
分享到:

 

  摘 要:“旅游”一词,原意为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在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而“旅游”这个行为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的旅游行为泛指商旅,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一支游牧民族商族,据文献记载善于经商、迁徙。这可谓是“旅游”的前身。但在当时,物质文明比较落后,人们为了生存而到处奔波,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
  关键词:古代文学;旅游;元素
  一、文学中旅游元素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旅游”一词,原意为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游”在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而“旅游”这个行为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的旅游行为泛指商旅,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一支游牧民族商族,据文献记载善于经商、迁徙。这可谓是“旅游”的前身。但在当时,物质文明比较落后,人们为了生存而到处奔波,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
  文学中的旅游元素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游者在“游”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和审美情趣。在古代,“旅游”这样的行为多数集中在文人墨客身上。他们通常怀有一定的文学目的和审美情趣,到处游历山川,把自己的各种情感融入进无限山河之中,借以抒发自我、宣泄自我。魏晋时期因为政治因素,多数文人远离世俗后催生出许多吟咏山水之作,进而推动了旅游文学的发展。时至盛唐,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使文学达到巅峰,文人们对于文学的表达更加浓烈,情感更加丰富多样。宋朝之后直至明清,文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文人士大夫,而变得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作品形式也更加自由。我们从无数的此类题材作品中,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而许多曾经不为人熟知的风景也因此名扬四海,脍炙人口。
  二、反映旅游元素的文学体裁与内容
  1、诗词
  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出现较早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琅琅上口,韵律和谐悠扬,境界深远悠长,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广为人知,最易使人铭记并产生联想的文学类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曾记载过出游之事。《国风·邶风·二子乘舟》中写道:“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国风·鄘风·柏舟》中也写道:“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当时描写的风景,通常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是为了作为比兴之媒介,以出游这样的行为烘托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使其更加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国风·郑风·溱洧》中,关于出游的表达更为明显。它以溱洧两河附近的风景为背景环境,描写出男女结伴出游的乐事,可谓是古典文学中表达出游之趣的先声。
  讲到诗歌,不得不提山水诗。中国古典山水诗发端于魏晋时期,当时时事动乱,干戈纷扰,文人士大夫多修玄学,追求宁静淡远的山水田园生活以避世事,故多生吟咏山水风景之作。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这几句明显的把山中风景作为描写对象,并加以明丽的辞藻,极尽富丽明艳之描绘能事,勾勒出一副山明水秀的画卷。而诗的后两句:“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则话锋一转,借景达意,回归到阐述玄学之理上。
  若说魏晋时期的山水诗意蕴清新淡远,那么盛唐时期的山水诗在表达上则更加大气磅礴,雍容华贵。作为盛唐诗人的王维,其山水诗既有“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之雄浑壮观,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之清逸淡雅。而李白的山水诗歌更进一步,表达中加入想象抽象的元素,使诗歌有了一种梦幻飘渺之感。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梦中之景描绘天姥山的雄奇景色,不仅有景,更有境。可以说,盛唐时期的山水诗歌是旅游文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产生于唐代末期的词,则以其流畅的表达、悠扬的韵律、广泛的受众群体,使旅游文学更加贴近生活,增添了一份世俗化的特征。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明月,有清风,有鹊,有蝉,有稻花,有蛙,好一幅夜半清风,鹊惊蝉鸣的田园之景。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也是以景绘情,以世俗儿女之情表达繁华易逝之悲。另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描写世俗节日的词作,对后期旅游中的节庆游产生了影响。总的来说,无论诗或词,都在旅游文学的传播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辞赋
  产生于汉代的赋,是一种以“颂美”“体物”为目的的文体。赋脱胎于楚辞,继承《诗经》铺陈叙述的手法。赋在现当代文坛上虽远不及诗词小说那么脍炙人口,但在古典文学史上,它却备受推崇。而与游者相关的赋作,更是多不胜数。如司马相如《上林赋》,以壮丽恢弘的文字描绘了一副天子携群臣出游狩猎的场面,彰显出盛世王朝的气势及威望。而王粲的《登楼赋》则是以登楼所见之景触及生逢乱世怀才不遇之情,描景手法平易隽永,抒情自然从容。而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更是一篇出游绘景的名作。文章通过作者与友人泛舟赤壁的所见之景,借古怀今,更使赤壁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之地。
  3、游记、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
  文学史上,关于“游”的文学体裁称为游记。相较于诗词歌赋,游记更加直观的描绘景色。如《徐霞客游记》,与其说它是一部文学著作,不如说是地理学作品。书中记录了徐霞客数十年间游历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名山大川,考察地质、植物、水文等现象,它不仅是部帮助我们研究古代地理文化的著作,更是一部珍贵的旅游指南,书中的描写如《游黄山日记后》:“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简洁明了的描绘出黄山之奇险,使游者顿生探索之意。另有郦道元《水经注》,也是一部专业性较强的地理学著作。这样的作品实际已经超越了文学的价值,但是有同时具有了文学的特性,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作品归为旅游文学的范畴。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也是文学史中较为突出的游记文学作品。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旧唐书·柳宗元传》记载道,柳宗元“下笔构思”,“精裁密致,璨若珠贝”。柳宗元作游记,在思想性上更加贴合个人经历。如《始得西山宴游记》开篇便道:“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游山戏水本是乐事,但作者心存惴栗,看待景物的目光自然与常人不同。可以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所表达出的,很大程度上是个人主观感情胜于客观景色,读柳宗元的游记,甚至可以读出当时的政坛时局以及人物命运。
  另有诸多类型的旅游文学作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旅游类文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不再是单一的出门游玩,而是几乎遍及到或催生出多个行业。而文学本就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旅游元素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使文学这颗参天大树更加茁壮。因旅游的广泛性、通俗性、娱乐性,旅游类文学也将逐渐脱离传统文学晦涩难懂的桎梏,走上通俗化、大众化、更浅显易懂却不失文学优美性的雅俗共赏之路。
  参考文献:
  [1]吕剑鹤.浅谈中国旅游文学 . 广州: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