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节水型沟灌灌水技术主要形式的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7-31 10: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孟令秋
分享到:

 

  摘要:沟灌技术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优势明显,但在我国北方灌区很少严格按灌水技术要求灌水,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主要论述了节水型沟灌灌水技术的几种主要形式。
  关键词沟灌技术节水主要形式
  0引言
  地面灌水方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灌水方法。全世界现有灌溉面积中,约有90%左右的采用地面灌溉。在我国农田灌溉发展中,地面灌溉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地面灌水经验,对提高和发展农牧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地面灌溉面积仍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98%以上。
  然而我国北方灌区实施地面灌水的主要问题是不严格按灌水技术要求灌水,采用大水沟漫灌,浪费水十分严重。下面主要论述节水型沟灌灌水技术的几种主要形式。
  1封闭式直形沟沟灌技术
  封闭式直形沟沟灌主要适用于土壤透水性较强、地面坡度较小的地块,一般封闭沟沟距约0.6~0.7m,沟深约0.15~0.25m,沟长为30~50m。当地面坡度为1/400~1/1000时,单沟流量一般为05~10L/s.灌水定额为20~40m3/亩。灌水时,将3~5条灌水沟划为一组,由两人看管。一人在灌水沟首负责调剂入沟流量、巡护渠道和改灌水沟沟口,另一人随水流疏通灌水沟,掌握各沟水流进度。
  2方形沟沟灌技术
  方形沟沟灌主要适用于地形较复杂,地面坡度较陡(1/50~1/200)的地段,灌水沟长一般约2~10m,地面坡度陡时宜短,坡缓时宜长。每5~10条灌水沟为一组,组间留一条沟作为输水沟,就成为一个方形沟组。灌水时,从输水沟下段第一方形组开口由下而上浇灌。第二次灌水时,仍利用原渠口由上而下浇灌。方形沟沟灌需要通过掌握沟内蓄水深度来控制灌水定额。一般沟中水深蓄到10~13cm时,灌水定额可达40m3/亩。
  3八字沟沟灌技术
  八字沟沟灌由输水沟或者分水沟引水,经引水短沟(长1.0~1.5m),然后分水到灌水沟内。每一八字沟,可以控制5~9条灌水沟。八字沟向灌水沟灌水时应先远后近,待两侧逆水沟流到1/3沟长后,再向中间灌水沟灌水,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控制入沟水量,克服各沟进水不均的缺点。八字沟适用于地形较复杂的地块。
  4细流沟灌技术
  细流沟灌是用短管(或虹吸管)或从输水沟上开一小口引水。流量较小,单沟流量为0.1~03L/s。逆水沟内水深一般不超过沟深的1/2,大约为1/5~2/5沟深。因此,细流沟灌在灌水过程中,水流在灌水沟内,边流动边下渗,直到全部灌溉水量均渗入土壤计划湿润层内为止,一般放水停止后在沟内不会形成积水,故属于在灌水沟内不存蓄水的封闭沟类型。
  细流沟灌的优点是:①由于沟内水浅,流动缓促,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水流受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范围小,所以对保持土壤结构有利;②可减少地面水份蒸发量,比灌水沟内存蓄水的封闭沟沟灌蒸发损失量减少2/3~3/4;③可使土壤表层温度比存蓄水的封闭沟灌提高2℃左右;④湿润土层均匀,而且深度大,保墒时间长。
  5沟垄灌灌水技术
  沟垄灌灌水技术,是在播种前,根据作物行距的要求,先在田块上按两行作物形成一个沟垄,在垄上种植两行作物,则垄间就形成灌水沟,留作灌水使用。因此,其湿润作物根系区土壤的方式主要是靠灌水沟内的旁侧土壤毛细管作用渗透湿润。
  沟垄灌方法一般多适用于棉花、马铃薯等薯类作物或宽窄行相间种植作物,是一种既可以抗旱又能防渍涝的节水沟灌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①灌水沟垄部位的土壤疏松,土壤通气状况好,土壤保持水分的时间持久,有利于抗御干旱;②作物根系区土壤温度较高;③灌水沟垄部位土壤水分过多时,尚可以通过沟侧土壤向外排水,从而不致使土壤和作物发生渍涝危害。主要缺点是,修筑沟垄比较费工,沟垄部位蒸发面大,容易跑墒。
  6沟畦灌灌水技术
  沟畦灌类似于畦灌中宽浅式畦沟结合的灌水方法。这种沟畦灌是以三行作物为一个单元,把每三行作物中的中行作物行间部位处的土壤,向两侧的两行作物根部培土,形成土垄,而中行作物只对单株作物根部周围培土,行间就形成浅沟,留作灌水时使用。沟畦灌方法大多用于灌溉玉米作物。它的主要优点是,培土行间以旁侧入渗方式湿润作物根系区土壤,根部土壤疏松,湿润土壤均匀土壤通气性好。


中国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zgqkk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