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我国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7-07 08: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邓丽红
分享到:

 


  四、我国经管类专业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培养目标要因地域经济与学校特色而异
  目前国内各高校往往围绕高等教育大纲制定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更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与学校的特色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可以将学校特色学科与经管专业结合,形成集科技研发、创造、统筹、应用、管理五位一体的特色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制定出满足地方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特色和学校特色明显,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
  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知识和能力各异的人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直接受到课程结构的调整的影响。要根据经管大类培养目标的变化,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并满足多行业转换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地整合经管类大类培养课程,将联系紧
  密的课程进行合并;对必修课程采取数量上减少、质量上提高的方式,选修课则要达到数量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和门类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设置问题中心课程,即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各科之间的讨论和学习。另外,增加非正式课程比例能很好提高课程结构的灵活度,可以采用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也可专门开设一些教授学生基本科研方法的针对性讲座。
  (三)制定实用性和整体性统一的课程内容
  由学科单一分离走向实用性。将课程内容由分散割裂的模式向实际应用、关联性的方向过渡,模式上可借鉴成功的平台模式,如资源共享搜索平台,将各学科的相关数据统一整合,并把学科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制定教育与岗位零距离的课程内容。从分析现行经管类专业职业岗位着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并对未来三年的经管类专业人员供需趋势进行预测,从需求出发设置课程内容。加大隐性课程的比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的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高校应在重视显性课程的基础上,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包括校风、学风、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方面。课程内容的合理制定实际上也反映在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上,教师应该通读经管类专业大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理解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及具备的能力,挖掘教材表象下的隐形内容,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进行梯度设计。
  (四)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完善机构设置及其权限的组织制度。依据培养目标,在课程相关管理层级方面应根据我国各高校和经济管理学院的规模形成校院系三级管理层级,其管理层级的领导主要职责是指导课程管理,没有决定权;可以考虑建立课程管理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完善各工作岗位具体工作制度。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平行机构间的关系、与下级机构的关系、机构内部关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发展任务与目标,考虑学校的实际条件,充分听取利益关系者对本科课程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按既定程序制定课程管理制度。完善以促进工作更有效开展为目的激励制度。制定相应的诱导激励制度,形成适度的竞争机制,夯实课程管理中心地位,推动课程体系优化;制定相应的行为归化制度,行为归化是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的过程,对不符合要求的成员进行物质处罚或精神教育。实行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制度。领导方面,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念,强化领导方式的人性化,尊重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潜力;教师方面,强化教师课程开发和决策权力,给予教师课程决策的参与权力,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富有创造力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
  动,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建立课程评价小组,在课程开发前要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评估论证,保证课程的科学性;监控课程实施过程中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评估和总结阶段性效果,加深对整个课程方案的再开发。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关于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M].学位与研究教育,2007,8.
  [2]马艳红,李杰凯,郭亦农,郝庆威,刘建.教育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
  注释:
  ①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