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9-01 10: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华 王津 杜垚
分享到:

 

  摘要: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将整个世界联结在了一起,但是作为互联网的依托——计算机科学技术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多国家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这种趋势之下,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分析计算机发展的现状,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进步。
  关键字:计算机科学;发展;趋势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概述
  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当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最初的计算机具有体积庞大、速度慢以及成本高等特点。计算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指八十年代之间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主要是由于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重视对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英特尔处理器的出现可以说将计算机推向了更多更广的发展层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化的趋势:一是计算机朝着微型计算机的方向发展,开始受到各种企业以及家庭的青睐,二是计算机在国家层面开始广泛运用于国防、军事以及科研等重要的领域。
  现如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的不断需求,因此,不难发现计算机每一次的革新和发展都是朝着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方向的,无论在计算的运行速度还是运用成本以及使用性能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计算进现如今已经渗透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一元化向未来的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方面的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朝着普及性与发展性两方面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计算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发展了巨大的改变,它已经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现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与专业化。虽然计算机已经广泛地普及在了世界范围,但是在普及的同时计算机也越来越专业,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综合。比如,很多家用电器开始具备了各种智能化的功能,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和人性化,家庭的网络运用也开始出现了无线网络以及新的网络分布系统,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计算机各种专业化的特点让计算机的功能更加地完整和综合,从而更好地解决人们生活工作方面的特点。
  最后,当今计算机的发展具有突破性和深入性。计算机普及与专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促使计算机朝着具有挑战和突破的方面发展。现如今人们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新型的计算机不断诞生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的发展也将一直朝着人们发展所需求的方向进行不断完善。
  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计算机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现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商业等各方面开始渗透和普及,为了使得社会经济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计算机以及电子科技的普及与运用势在必行;第二,新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了。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使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而从第一台计算机至半导体晶体管的出现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再发展至集成电路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计算机改革和进步的时间在不断地缩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