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7-02 13:4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黄培英 黄启辉
分享到:

 

摘要:当前,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仍然是以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为主,在能力资助方面存在能力资助体系不够完善、能力资助形式与内容不够丰富、个人解困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对此,广西高校应采取转变资助观念、明确资助目标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实践平台并完善贫困生的资助服务体系等对策,以更有效地对贫困生进行有效资助。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
  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费用的逐渐增加及地区差异等影响,在校贫困生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贫困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20%-30%。然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仍然是以单一的经济资助为主,这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成长成才问题。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有效资助的问题日益凸显,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关注。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更加明确提出了要从物质上帮助、精神上培育和能力上提升等方面对贫困生给予帮助,将学生资助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因此,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能力资助,成为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广西高校的贫困生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共发放280份,收回问卷269份,有效答卷269份,调查对象涉及玉林师范学院、梧州学院、北海航空航天学院、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桂林航天航空工业学院等7个高校,调查范围覆盖了我区10%的高校。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力资助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广西高校资助相关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围绕如何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帮助他们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这种经济资助的模式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或各类奖学金的方式来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资助系统。能力资助是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比经济资助而言,起步较晚,而且高校对能力资助的理解不同,投入的人力、精力更多,因此在能力资助理论研究、资助形式、资助内容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缺乏系统规划,还需要不断完善。
  (二)能力资助形式、内容不够丰富目前广西高校都实施了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奖、贷、助、补、减、缓”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等资助政策,并随着资助面和资助资金来源的不断拓宽,经济资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会不断发展和丰富。但是就目前的能力资助相对经济资助而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够丰富。大部分高校都是利用勤工俭学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能力资助,或者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为贫困生提供其他的能力素质培养及锻炼的平台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个人解困能力相对不足贫困生大都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状况较差,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导致他们在许多方面的能力要比非贫困生差。一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部分贫困生不会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遇到困难也不愿意找其他同学或室友寻求帮助,知心朋友也不多,与宿舍同学关系一般。二是学习能力较差。多数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排名都在中等或中下水平,英语及计算机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多数贫困生没有拿过奖学金。三是生存能力较差。多数学生目前的经济来源是靠父母支持,其次是靠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而在校勤工俭学和在外兼职的贫困生只有一小部分。四是创业能力较差。大部分贫困生都有过创业的想法,但是却没有过创业的行动,对自己创业没有信心。五是心理能力较差。贫困生在学习、生活、经济、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压力较大,而部分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部分贫困生自卑心理严重,不敢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贫寒的出身,还有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尊心强不愿申请困难补助等,甚至有部分贫困生瞧不起自己的家庭和出身。
  二、广西高校能力资助模式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广西高校在开展经济资助的基础上,也致力于能力资助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经过不断地探索,广西部分高校也形成了能力资助的成功品牌项目。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金凤计划”。该项目旨在通过“能力发展性资助”的方式使在校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具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情怀、更强的技能、更大的气魄”,从而提升女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金凤学子于2010年“服务世博”,负责乌拉圭国家馆的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整体获得上海世博会单个国家馆志愿者服务工作唯一的西部高校。
  笔者所在的高校—玉林师范学院实施的“播种阳光”志愿服务项目也是能力资助模式的一个积极探索。该项目旨在进一步培养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引导贫困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资助育人理念,要求获得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固定岗位的学生在受助学年至少参加四次志愿服务活动。自2014年4月活动开展以来,该校各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达100余次,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50次,共有20000多人次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未受资助的学生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培养了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责任和奉献意识,实现了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三、构建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对策
  (一)转变资助观念,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当前,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仍然是以经济资助为主,这种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在给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贫困生提供更好发挥和发展其能力的平台,对他们进行能力发展性资助,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从而建立充分自信去迎接挑战。
  (二)明确资助目标,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建构能力资助模式的过程中,要明确有效资助的目标,即全方位地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为其将来摆脱贫困创造条件。第一,帮助贫困生提升他们独立自主能力,完善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贫困生在接受经济资助后可顺利完成学业,但也滋长了部分同学的依赖心理,表现出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帮助,不利于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受到严重阻碍,进而也会影响到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高校要随时关注贫困生思想状态的变化,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提升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改善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第二,帮助贫困生提升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心理上要健康。贫困生在客观环境限制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重压力下,容易自我封闭和产生自卑心理。为此,高校要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需求,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提升贫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第三,帮助贫困生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经济和物质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但个人的学习、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欠缺,则有可能成为导致他们终身贫困的潜在威胁性因素。因此,高校在给予贫困生经济扶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社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搭建实践平台,完善贫困生的资助服务体系
  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山区或农村,因客观环境及各方面因素,他们与非贫困生在学习与交际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根据实践经验及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校不适宜简单地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锻炼和实践,贫困生很有可能畏惧参与进来,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高校应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搭建专门的实践平台,让他们最大程度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看到自身的成绩与进步,增强成就感,提高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贫困生自我改善的基础上,高校还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贫困生为自身主导、以团队形式为主的服务平台,以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帮困助学资助体系。高校可以通过把一些优秀的贫困生组成一个帮扶团队,引导贫困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贫困,通过自身的正能量鼓励贫困生奋发向上。一是通过帮扶团队推动各项贫困资助制度的开展和革新。如: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制度、“绿色通道”制度,通过贫困生自身感受,提出更为可行的帮扶制度,促进制度的完善。二是指导贫困生成立贫困生社团,如志强社、爱心社、助学团等学生组织,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为贫困生提供一个相互沟通、团结协作的平台,起到同伴教育和引导的作用。三是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充分利用团队里现有的与学校、企业长期合作的资源,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机会、勤工俭学岗位,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报酬。四是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贫困生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希望。如高校可通过开展优秀受助学生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心怀感恩、真诚奉献”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全校学生介绍其个人艰苦奋斗、成长长才的体会和感悟,让优秀受助学生战胜困难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中传播,并激励贫困生战胜贫困。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能力本位[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张瑞芝,张香忖.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王荷珣,卢洁.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研究[J].教育观察,2013(8).
  [4]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中国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发表论文,寻求论文发表合作,快速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发表/国家级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论文发表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无关。论文发表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zgqkk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 
    Copyright © 2002-2018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