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适应形势加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分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2 11:3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雷永善
分享到:

 

  二、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

  (一)不断培养财政金融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硬的审计专业技能是保证审计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要想不断提高财政金融审计工作,首要措施应该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审计人员在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才能使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部门在对审计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具有相关职业证书和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应聘人员,从源头上保证审计人员的质量。同时,不能忽视对现任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一般来说,这些审计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着重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其跟上社会经济的形势,应对新变化。

  (二)创新财政金融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新的社会形势下,财政金融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给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方法提供了借鉴,在财政金融的内部建立相应的审计操作平台,进而逐步完成审计过程,是目前财政金融审计适应新形势的关键。审计方式也逐步由单一的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审计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审计方法的改变有助于化解审计部门内部人员的矛盾,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企业的大发展。

  (三)拓宽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进风险社会,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审计部门应该不断拓展财政金融审计的思路。首先应该明确审计目标,企业应该对当前的形势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而为审计工作提供重点;其次应该对审计业务进行创新,在关注传统金融产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电子产品等的创新,注重将财务经营和收支审计等工作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解决相应的问题。

  (四)不断推进财政金融审计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时代的到来是目前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忽视的事实,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企业财政金融的信息管理,进而不断实现财政金融审计的信息化,是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进行财政金融的审计工作,是新时期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然选择。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对相关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并不失时机的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软件的推广,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财政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形势下,需要国家和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不断做好财政金融的审计工作,从观念上充分意识到审计的重大意义。总之,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国家财政金融的审计工作也应该积极采用新的技术,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经济学论文金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岳山秀.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J].商情,2013,(12).

  [2]梁祥成.论新形势下如何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2,(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